字词 | 白金宝文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金宝文化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发掘白金宝遗址而得名。遗址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肇源县民意乡白金宝屯北嫩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1964年对嫩江下游左岸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时隔十年之后,从1964年至1986年,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白金宝文化的遗存丰富,地层明确。遗迹有房址、窖穴、陶窑、灰坑等。房址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居住面一般经过夯打后经火烘烧成黑灰色,门朝东南,门道呈斜坡形,与室内居住面相连,室内中央一般设有椭圆形灶坑,房内有较规律的圆柱状柱洞。陶窑平面呈椭圆形,纵剖面为袋状,其口径略小于底径,窑底为椭圆形,大小与窑口相等。其余发现的窖穴、灰坑,形状多样,加工颇为规整。出土遗物较丰富,陶、铜、骨、蚌、石等不同质地的器物群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出土遗物以陶器居多,陶器有夹砂褐陶和泥质褐陶两大类,前者为多数。在夹砂褐陶中以灰褐陶为主,在泥质褐陶中则以黄褐陶占多数,其次为褐陶和少量的红陶、红衣陶。陶器制法皆为手制,用泥条盘筑法作成。主要器型有鬲、罐、壶、钵、盆、碗、杯、支座。其纹饰以绳纹、动物纹、几何篦点纹为主,还有指甲纹、锥刺纹、方格纹、划纹、刻纹、锯齿纹、弦纹、乳丁纹等。具有代表性的陶器是直口、筒腹、高裆、袋足绳纹鬲,饰复合篦点几何纹的筒形深腹罐,篦纹所析腹钵、泥质黄褐陶壶、带耳素面杯、乳丁和圆饼纹瓮、仿桦皮器、合纹筒形罐、陶支座和少量的红衣陶器。白金宝文化的陶器装饰艺术有其特点,如细密的篦纹组成多样而有规律的几何形图案中,有仿动物的羊纹、驼纹和蛙纹。有仿黄河流域商周青铜器的雷纹和蝉纹,而以折腹钵等陶器上用篦纹组成的羊纹、草地、圈栏一类图案丰富多采而富于变化。白金宝文化的生产工具主要为骨器和蚌器。骨器有鱼镖、矛、镞,蚌器有刀、镞。石器少见,有刮削器、石斧、锛、镞。该处遗址是黑龙江松嫩平原上的一处有代表性和带有自身文化特征的青铜文化遗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