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身bái shēn指未获功名的人。由节度使授官而未通朝籍者,也称白身。高适《送桂阳孝廉》: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高适《宋中遇刘书记有别》: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台。 白身 ☚ 高垒 厮 ☛ 白身bái shēn指没有官职出身的人。唐时授官而未通朝籍者也称白身。高适《宋中遇刘书记有别》:“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台。”又《送桂阳孝廉》:“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白身 白身báishēn┃━ 无功无官职的人。唐·高适《送桂阳孝廉》诗:“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亦指未获功名者。唐·徐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诗:“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 ☚ 仙踪 瓜时 ☛ 白身ba44ling44[pa liŋ]白丁,旧称无官衔、无功名的人。 白身一1385名平民。粤语。广东东莞。清宣统辛亥年《东莞县志》:「布衣谓之~。高适诗:『~谒明主。』」   白身古代指没有官荫的人,也指没有取得功名的人·唐高适《高常侍集》八《送桂阳孝廉》诗:“桂阳少年始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宋史·娄机传》:“机曰:‘进士非通籍不能及亲,汝辈乃以白身得之邪?’” 平民 平民庶(匹庶;卑庶) 众人 天民 民隶 细民 白丁 白衣 白身(白身人) 白屋 庶民 庶氓 庶萌元元 良人 布衣 布袍 布褐 草茅 草莱 草泽 齐人 齐民 俚民 野氓 野韦 布褐 绦褐 闾左 闾巷 闾里 闾阎 钓耕 闺筚 袀袯 普通人 一般人 泛泛之人 平民的代称:徒步 封建社会无功名的人:白民 在野,未做官的人:草茅(草茅下士;草茅之臣) 草莽之臣 编入户籍的平民:编民 草野之民,平民:草民 一般平民:良民 黔皂 黔皁 (普通的民众:平民) ☚ 民众 百姓 ☛
功名 功名衣顶 凤毫 勋名 显迹 功名富贵:勋贵 科第功名:芳桂 科名 所企求的功名职位:前程 两者同时或先后获得功名、荣誉等:双桂联芳 功业和名声都已取得:功成名就 功成名立 功成名遂 功就名成 名成功就 名遂功成 年少功成名就:早成 取得功名非常容易:谈笑封侯 名留青史之功名事业:汗青功业 功名卓著:争光日月 功名的价值微不足道:功名半纸 无功名:白身 年老官位低,功名未成:白发青衫 白发青袗 (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功名)
另见:仕途 功绩 功业 官职 称号 名望 有名 显赫1 科举 ☚ 功名 名利 ☛ 白身bái shēn❶无功名或无官职出身的人。高适《送桂阳孝廉》:“桂阳少年始入秦,数经甲科犹~~。” ❷未获功名。徐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归。” 白身即普通人。古代未仕者著白衣,故称白身,亦称白衣人。如清代白身,其法律地位低于官绅,高于贱民、奴仆。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白身 白身旧谓无功名。亦作为对无功名者之称谓。徐凝《自鄂渚至河南将归江外留辞侍郎》: “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金史·娄机传》: “机曰:‘进士非通籍不能及亲,汝辈乃以白身得之邪?’” ☚ 白衣 征君 ☛ 00005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