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庠
【生卒】:1889—1961 【介绍】: 现代哲学史学家。 广东省澄海县人。笔名杜守素、杜伯修等。 1907年东渡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等学校任教。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从事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先后写成《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等专著,撰文批判“新理学”,反对复古主义思想。同侯外庐等合著《中国思想通史》。 对先秦思想中墨子、公孙龙、荀子的思想以及礼法思想研究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清初反理学思想的研究功力极深。曾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认为孔子是儒学的始祖,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的教育大家。 实行“有教无类”把官学变为私学。在仁与礼的问题上,认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礼是“为仁”的方法。认为孔子的正名思想是后来名辨的先驱。 对荀子有独到研究,认为荀子继承孔子,发展礼学,调和礼法,与孔子有别等。主要著作收入《杜国库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