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矮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矮星光度小、体积小、密度极大的恒星。密度可以达到30000g/cm3至1000万g/cm3。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4倍。目前已发现的白矮星有1000颗。天狼乙星是著名的白矮星,直径只有太阳的0.0073倍,质量为太阳的1.053倍。 白矮星 白矮星baiaixing一类光度低、温度高、密度大、呈白色的处于演化末期的中低质量的恒星。它们的质量同太阳差不多,而半径却近似于地球。其平均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几十公斤甚至几百吨,属于致密天体。由于其“个子”小,颜色白而被命名为白矮星。典型的白矮星为天狼星的伴星。白矮星是与大多数恒星不同的另一类稳定的恒星。它不是靠正常气体的压力,而是靠内部简并电子气体压力与指向中心的引力抗衡。这种简并态的特点是:在白矮星高温、高压、高密的情况下,原子的电子壳层被压碎,裸原子核挤在一起,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并组成电子气体。这种电子气体不再遵守理想气体的规律,它们的压力只与密度相关,而与温度无关。正是这种简并电子气体的压力与引力抗衡,才使白矮星不致于坍缩。白矮星的质量与半径有一对应关系,质量越大,半径越小。同时由简并电子气体理论可推算出无自转的白矮星质量上限约为1.44个太阳质量,超过这一极限,将不存在稳定的白矮星,简并电子气体的压力也不足以抵抗收缩的引力。目前理论研究认为,白矮星是恒星演化的几种归宿之一。典型的白矮星拥有一个由碳和氧构成的核心,核心外是一个氦的薄层,多数白矮星外面还有一个更薄的氢层。它们是由初始质量为3或4个太阳质量或更大些的恒星演化而来。当恒星内部的氢和氦燃烧完,经过红巨星阶段发生大量质量损失后,其核反应停止,星体开始收缩。当收缩到原来半径的几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时,简并电子气体的压力足以抵住引力收缩时,便达到新的平衡,成为白矮星。对于弧立的白矮星已丧失了产能的手段,只靠内部贮藏的热能来维持辐射,慢慢冷却,经过几十亿年的时间到达演化的终点,成为一颗冷而无活力的黑矮星。而对于双星中的白矮星则同新星和矮新星有着密切的关系。 ☚ 红巨星 中子星 ☛ 白矮星低光度、高温度的电子简并态恒星。爆发后质量小于1.44太阳质量恒星的可能归宿。平均密度105—107克/厘米3。无能源,靠冷却发光。已发现1000多颗。 白矮星 白矮星小于太阳质量1.3倍的恒星,到了晚期都演变为白矮星。质量为0.5—1.3倍太阳的恒星,以及原来质量大于此值但在3倍太阳以下而在爆发后剩下部分的质量在此范围内的恒星,都经过红巨星和爆发过程演化为白矮星。质量在太阳质量一半以下的恒星,其中心区的温度和密度达不到氦燃烧温度,不经过进一步的热核反应和红巨星阶段,直接变成白矮星。 ☚ 恒星的演化 中子星 ☛ 白矮星white dwarf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