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文1923—原籍江苏常州,生于北京 白文 白文1923.7.18——原名刘骏仁。笔名有白文等。祖籍江苏常州人,生于北京。1939年在上海读书时,参加上海学生救亡协会。1941年加入苦干剧团。1945年参加新四军,任文工团戏剧股长。后任华东军区文工团副股长,第三野战军特纵文工团团长。曾在《雷雨》、《白毛女》等十几出话剧扮演角色。1946年发表独幕剧《喜事》,创作多幕剧《大榆林》和《0号水兵》。建国后,先后任华东军区解放军剧院演员队长。话剧队长,前线话剧团队长、副团长,影协江苏分会副主席等职。创作有独幕剧《阵地》、多幕剧《东海最前线》、《我是一个兵》 (与所云平合作)、《焦裕禄》 (与杨履方合作)、《埃德加·斯诺》、《平安无事》等。其中《我是一个兵》曾获1963年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的优秀创作奖,后改编为电影《哥俩好》。 ☚ 史超 白寒 ☛ 白文见“阴文”。 白文;朱文○白文bái wén(名)印章上的阴文,印出的是红地白字,故名。 ●朱文zhū wén(名)印章上的阳文,印出的是白地红字,故名。 朱文←→白文zhū wén ← → bái wén朱文:印章上的阳文。 白文(一)指用阴文印章钤印的印文。为红底白字,故名。(二)未加标点符号的文句。我国原版古籍大多属此类。 刻的文字 刻的文字契(契文;殷~) ☚ 文字1 字 ☛ 书的各部分 书的各部分写在正文前的短文章:序(序言;序文;代~;大~;小~;自~) 叙(叙言) 绪(绪言;小绪) 前言 前记 弁言 弁语 缘起 说例 另见:排列 书 ☚ 书多 书的一部分 ☛ 白文白族使用的一种文字。约起源于宋代。大部是汉字的直接借用,少量是参照汉字的自造新字,用以记录白语。有四种表达方法:(1)音读汉字,即利用汉字的读音表达白语的意思,如波 [po 白文印章镌刻成凹状的印文。也称凹文、阴文。指以朱红印色钤盖出笔画四周而使印文字画留白得以显现,即红底白字。从出土资料看,白文印已广泛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官私玺印中,距今已有2500余年。 白文bái wén指不附加评点注解的书的正文。《通俗伤寒论·何廉臣序》:“总之读伤寒论,只当涵泳白文。” 白文bai wen❶text of an annotated book 白文intagliated character 白文我国白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白族过去曾使用过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白文,流传于知识界,未能普及。解放后,根据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和云南语委的同志一道,于1956年开始对白语进行了普遍调查,划分了中部(剑川)、南部(大理)、北部(碧江) 3个方言。并以中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白族聚居的语音代表性较大的剑川县金华镇的语音为标准音,于1958年设计了白族文字方案(草案)。但因受到“左”的思潮干扰,未能试验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白族文字问题重又提上议事日程。198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共同组成白文研究小组,对1958年的白文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白文方案用26个拉丁字母表示27个辅音字母,8个元音字母和7个声调字母。白文方案与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相同的读音用同一字母表示。方案中为了照顾方言中的语音增加了ni、ss等字母,为了拼写汉语借词,增加了卷舌字母zh、 ch、 sh、 r。白文在音节末尾用n表示元音的鼻化,v既可作辅音字母,又可作元音字母用。白文方案于1982年首先在标准音点地区剑川县试行。先后培训了10多期师资共400多人,为推行白文准备了师资力量。与此同时在小学开展了白汉双语文教学试点,在社会上开展成年人扫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配合推行白文,编译了课本、扫盲教材,出版了科普读物。白文虽然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试行,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白文在白族地区文化建设中,已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