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崇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白崇禧1893,一说1894—1966

回族,广西桂林人
国民党员。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兼总司令部行营参谋长,国民党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副总司令,广西桂林行营主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后去台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回教协会”主席等职。
字:健生
外号:小诸葛

白崇禧1893—1966

国民党桂系将领。字健生,广西临桂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任“定桂讨贼联军”总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同年底该军改称广西绥靖督办公署,任督办公署参谋长。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谋长、总司令部副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后在上海参与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继任西征军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失败后,在广西任“护党救国军”前敌总指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期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军训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先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部长,后任华中军政长官,盘据华南。1950年逃往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白崇禧

白副总长在潢川韦永成等著 程山
广西民团周刊社1938年6月版32页
李宗仁与白崇禧
白崇禧将军传
李宗仁、白崇禧两将军
白崇禧先生访问记录
罗飞鹏
张国平
刘君烈
贾廷诗等
建国书店1938年版82页
新中国出版社1938年版76页
1938年版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白崇禧先生访问记(上、下)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5月版950页
时人汇志——白崇禧 国闻周报1927年4卷17期
小诸葛白崇禧
白崇禧将军二三事
白崇禧早期崛起广西的经纬
谈“小诸葛”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
王康
卢辛甫
向 隅
刘弼
牟甲铢
*中外杂志1967年1卷1期
*春秋1967年6卷1期
*艺文志1967年16期
*传记文学1972年20卷3期
*传记文学1974年25卷6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30页
南北两“小诸葛”轶事——言敦源与白崇禧
白崇禧别传(1-6)
胡光麃
谢康
*传记文学1975年27卷5期
*中外杂志1978年25卷2-6期,1979年
26卷1期
白崇禧将军回忆录白崇禧口述 马天
纲等整理
*中报月刊1980年创刊号——1985年62
白崇禧的功过——闲话桂系人物之二
白崇禧(1894-1966)
我所知道的白崇禧——促成李、黄合作
我所知道的白崇禧——“白狐狸”集团的出现
白崇禧逃生记
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
抗战时期的白崇禧动态
我所知道的白崇禧其人
白崇禧与广西学生军
对《我所知道的白崇禧其人》一文的订正补充
北伐前白崇禧在桂林的活动
我所知道的白崇禧
白崇禧在北平、唐山活动的片断回忆
邓以彭
于翔麟
程思远
程思远
蓝鲸
程思远
刘仲容
张义纯
傅善术
冯璜
李任仁
虞世熙
李任仁口述
李微记录
*中外杂志1980年27卷4期
*传记文学1983年43卷1期
学术论坛1985年2期
学术论坛1985年5期
纵横1985年6期
人物1985年6期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96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第102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183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43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4辑第149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第203页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第21辑第84页
白崇禧的毁誉
白崇禧(1893-1966)
杨却俗*中外人物专辑第1辑第49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20页

白崇禧(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9分册第32页
白崇禧
白崇禧
国防部长白崇禧
白崇禧二三事
白崇禧(1893-1966)
白崇禧
白崇禧
我所知道的白崇禧与马步芳
白崇禧枪毙赖世璜内幕
白崇禧在武汉的最后活动
白崇禧在武汉的狂想妄为
武汉解放前夕我同白崇禧的几次接触
白崇禧在武汉抢劫物资运穗出售经过
国民党汉口市党部跟随白崇禧逃跑记
白崇禧在武汉与蒋介石的人事纠纷
白崇禧逃跑前夕豫鄂前线访问杂记
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
记白崇禧最后一次来贵阳布防
白崇禧
白崇禧
白崇禧命令破坏平汉铁路目击记
白崇禧发布“总体战”方案的始末
白崇禧在大别山建立反共根据地阴谋一例
贾逸君
傅润华
陈健生
胡紫萍
张敏孝
广西统计局
厂民
马宣道
龚师曾等
兰香山 龚梦涛
汪济民
李任夫
李新林
兆祥
鲍志鸿
商若冰
坦荡荡斋
戴晋新
余文炯
余牧人
蒋叔良
霍道轩
黄健
樊迅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军事第13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35页
中国名将录第1辑第1页
中国政治人物第170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73页
古今广西旅桂人名鉴(广西部分)第8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14页
西宁文史资料第1辑第57页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59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0辑第26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0辑第33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0辑第40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0辑第46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0辑第49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7辑第104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9辑第143页
现代中国名人外史第333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册第218页
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第177页
党国名人传第144页
党国伟人轶事第84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9辑第146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10辑第71页
湖北文史资料第10辑第81页

白崇禧

白崇禧回忆录苏志荣 商若冰编
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382页
白崇禧传
“小诸葛”白崇禧传
八桂骁将:白崇禧
蒋介石与白崇禧
我所知道的白崇禧
程思远
夏天编
张学继等
姜大云 李洪军
程思远
华艺出版社1995年版238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380页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14页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40页
学术论坛1985年1—3、5—6期,1986年
1—3、6期,1988年2期
浅议李、黄、白到李、白、黄的合作
当时,我与李宗仁、白崇禧先生在一起
白崇禧与血战台儿庄
“小诸葛”白崇禧
李宗仁白崇禧和谈前与中共的接触
白崇禧身边的地下党员
白崇禧是怎样逼退蒋介石?
俞德华
程思远
卢家翔
刘国际等
黄启汉原作
周献明
宋希濂原作 余亦
麟提供
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1期
中华英烈1988年5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1期
名人传记1990年12期
*传记文学1992年61卷1期
*传记文学1993年62卷3期
*传记文学1993年62卷6期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
白崇禧(1893—1966)
白崇禧(1893—1966)
白崇禧
张志辉
范济国
姜廷玉等编著
朱金元 陈祖恩
军事历史1995年4期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61页
台湾三百军事人物第16页
民国十将领第257页

“小诸葛”白崇禧的末路完颜绍元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190页,民国军界名
流归宿第60页
白崇禧(1893—1966)
新桂系的名将白崇禧
白崇禧之死
苏志荣 胡必林
申晓云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三)第83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第579页
名人之死(二)第370页
漓邕寒霜——争取李宗仁、白崇禧始末
白崇禧(1893—1966)
白崇禧(1893— )
命归黄泉——白崇禧被毒死公馆之谜
李爽等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何虎生 潘明忠
百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纪实第1039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16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141页
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上)第53页
白崇禧(1893—1966)陈予欢编著黄埔军校将帅录第232页

白崇禧1893——1966

字健生,廣西桂林人,回族,1893年 (清光緒十九年) 生,幼年入陸軍小學,後入陸軍預備學校,繼考入保定軍官學校 (第三期),畢業後,返廣西,入馬曉軍營任排長,部隊擴編後任支隊長,兼參謀長,未幾升營長,1924年加入中國國民黨。曾赴廣州會見孫中山,陳獻統一兩廣方策。嗣受命爲廣西討賊軍參謀長,驅除陸榮廷、沈鴻英部,统一廣西。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參謀長兼第二旅旅長。北伐戰争開始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副參謀長。1927年初,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攻占上海後兼任淞滬警備司令,4月任江蘇省政務委員會委員; 7月任廣西省政府委員; 8月寧漢合作,被選爲特别委員會委員。1928年任國民政府委員,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兼新編第十三軍軍長,北平政治分會委員,旋因病辭職。1929年春,蔣桂戰争桂系失敗後,潛赴廣西,任第四集團軍副司令,兼第十五軍軍長,廣西省政府委員,廣西經濟委員會委員,湘桂黔邊區“剿匪”副司令。1931年12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四届中央執行委員。1935年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7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主席,9月任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任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1938年2月,任國民政府軍訓部部長,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務委員,兼廣西綏靖副主任,桂林行營主任,航空委員會委員,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委員,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中國宗教聯誼會常務委員,軍事委員會校閱委員會主任委員,海軍軍官考選委員會主任委員,代參謀總長,代陸軍總司令等職。1945年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1946年5月,任國防部部長; 10月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爲國大代表主席團成員; 同月,派兼任行政院綏靖區政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47年4月,兼任國防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同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1948年任行憲國民大會代表; 5月任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兼華中“剿匪”總司令。1949年底去臺灣,改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66年12月2日病逝。終年73歲。

白崇禧1893—1966

原国民党桂系首脑。广西桂林人。回族。字健生。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隶李宗仁、黄绍雄麾下。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同何应钦率第一军攻克福建、浙江。1927年任淞沪卫戍司令, 参与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入驻武汉,任武汉政治分会委员、兼任第十三军军长及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28年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一军团总指挥,从武汉北上。蒋桂战争桂系失败后,和李宗仁等长期主持广西省军政并任湘桂黔边区剿匪军副司令,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等职。1950年所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歼灭后,逃至台湾,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委。

白崇禧

民国时期军事家。国民党政府第1任国防部长,陆军一级上将。1893年生,1966年12月2日病逝。1916年入保定陆军学校第3期。1923~1925年任广西讨贼军参谋长。1926年任北伐军参谋长。1927年追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37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参与指挥长沙会战、台儿庄等战役。1946年任国防部长。1948年任华中军政长官。1949年败逃台湾。

白崇禧

156 白崇禧1893—1966

军事家,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广西桂林人,字健生。1911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历任桂军连、营长。1923—1925年任广西讨贼军参谋长,与李宗仁、黄绍竑分化瓦解旧桂系军阀,联合沈鸿英,击败陆荣廷,后又驱沈,使新桂系控制了广西并成首领之一。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副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转战湘鄂苏前线。1927年3月,任淞沪警备司令,追随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9年,于蒋桂战争中失败后,潜避香港。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参与指挥台儿庄会战及武汉保卫战。解放战争时,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率部顽抗,妄图搞南北朝。次年,所部在湘桂被歼后,逃往台湾省,1966年12月2日病故。

☚ 杨虎城   毛泽东 ☛

白崇禧1893—1966

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国民党桂系将领。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3年秋任广西讨逆军参谋长。次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副参谋总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1927年参与“4·12”反革命政变,后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1931年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军训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长等职。1950年逃往台湾。


白崇禧

见“军事”中的“白崇禧”。

白崇禧1893~1966

国民党军将领。字健生,广西桂林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桂军营长。后任广西讨贼军参谋长,与李宗仁,黄绍竑等驱除旧桂系军阀,控制广西。1926年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副参谋总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次年任淞沪卫戍司令,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镇压共产党和进步人士。1929年蒋桂战争失败后,潜往香港。1932年任广西绥靖公署副主任。抗日战争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积极推行蒋的反共内战政策,1948年任华中军政长官,率部顽抗人民解放军进军华南。次年,所部被歼后逃往台湾省。1966年病死。

白崇禧1893—1966

原国民党桂系将领。字健生。广西桂林人。回族。十四岁投身军界,先后就读于广西初级陆军学校、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桂军第一师三团见习军官,后升上尉连长。1921—1924年随李宗仁先后击败陆荣廷、沈鸿英,统一广西。因善用兵,被誉为“小诸葛”。1926年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第七军参谋长。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与何应钦率第一军攻克福建、浙江。1927年3月进入上海,任淞沪卫戍司令,参与指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宁汉合流后,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击败唐生智占领两湖地区。1928年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武汉政治分会委员。据两湖、两广、平津等地,成为国民党新军阀四大派系之一。1929年蒋桂争夺山东,蒋密遣唐生智策反成功,白逃往广西。同年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兵败,逃往香港。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反蒋,再次失败,退守广西主掌军政。兼任湘桂黔边区剿匪军副司令,国民党中央军委会委员。1936年响应陈济棠参与“六一事变”再次反蒋,旋告失败。抗战爆发后任国民党政府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兼军训部长、桂林行营主任,参与指挥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亲自指挥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及南宁战役。参与策划“皖南事变”,抗战后期多次破坏进步人士在桂的活动。1946年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华中军政长官,参加反共内战。协助李宗仁向蒋介石争权夺利,1949年1月逼蒋下台。此后李、白合谋,企图划江而治。1950年所部被人民解放军赶至海南岛,后被蒋骗至台湾,委以“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虚职。1966年11月16日暴卒于台北。著有《游击战纲要》、《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口述《白崇禧回忆录》一书。

白崇禧1893—1966

字健生。回族。原籍江苏南京,生于广西临桂。辛亥革命后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任桂军团长。1923年任定桂讨贼联合军总参谋长。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广西绥靖督办公署参谋长兼桂军第二军参谋长。1925年7月广西统一,为新桂系军阀首领之一。次年3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谋长兼第二旅旅长。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东征军前敌总指挥。1927年任淞沪警备司令,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8年任国民党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新编第十三军军长。蒋桂战争失败后退居广西。1936年参与发动两广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军委会副参谋总长。1938年3月协助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曾组织全国伊斯兰教救国同盟,任主席。还任桂林行营主任,军训部长。参与制造皖南事变。1945年后,历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华中军政长官及华中“剿匪”总司令。1947年到台湾镇压二二八起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为保住自己的实力和国民党的半壁河山,多次致电蒋介石,主张同共产党和谈,为蒋所拒绝。1949年12月所部被解放军打垮后去台湾。在台期间,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和中央评议委员,台湾国民党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回教协会主席等职。1954年曾被“国大代表”弹劾,此后处于半退休状态,平时以读书、写字、下棋、行猎、游山玩水消闲,1966年12月在台北病故。

白崇禧1893—1966

字健生。广西临桂人。早年在桂军任职。1923年与黄绍竑在梧州组织讨逆军。1924年讨逆军与李宗仁的定桂军合并,改称广西定桂讨贼军,任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广西统一后,和李宗仁、黄绍竑并称桂系军阀三大首脑。1926年3月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先后任七军参谋长兼二旅旅长,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追击部队总指挥、东路军前敌总指挥。1927年4月任第二路军代总司令。8月,与李宗仁等逼蒋下野,曾任三人军委常委之一。宁、汉、沪三方合流后,曾任特别委员会委员、西征军前敌总指挥。1928年2月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参加蒋介石的第二期北伐。1929年蒋桂战争失败后,与李宗仁在南宁建“护党救国军”,任前敌总指挥。1930年4月参加了冯玉祥、阎锡山发动的反蒋战争。1931年5月又参加汪精卫、陈济棠发动的反蒋战争。“九·一八”事变后,粤、桂、蒋合流,先后任“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团”副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副总司令等职。1937年全面抗战后,任国民政府军委副参谋总长,参与淞沪抗战和台儿庄会战。曾组织全国伊斯兰教救国同盟,任该同盟主席。还曾任国民政府军训部长和监察委员会主席等职。1940年参加制造皖南事变。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华中“剿匪”总司令和华中军政长官。1948年12月参与逼蒋下野,妄图挽救国民党的败局。1949年底由南宁逃到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66年12月病死在台北。

白崇禧

白崇禧

健生,广西桂林人。原籍江苏上元。1893年3月18日生于桂林县南乡山尾村一个回族农民家庭。1907年入广西陆军小学,与李宗仁、黄绍竑同学,不久因病退学。1909年考入广西省立初级师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广西学生敢死队,开赴汉阳后因南北议和,学生军解散,白被编入南京陆军入伍生队,受训半年。后被送入武昌南湖陆军预备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分派往卢永祥第十师入伍半年。期满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原籍任桂军第一师见习官。1917年与夏威、黄绍竑任广西督办公署模范营连长。1921年升任田南警备司令部第一营长,年底击败刘日福的广西自治军。1923年秋,以黄绍竑为总司令的广西讨逆军与李宗仁之定桂军合并,组成 “定桂讨贼军”,白任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并接受广东大元帅府的任命。孙中山去世后,白指挥桂军打败欲借道去广州的唐继尧部滇军。1926年初,代表桂系与汪兆铭、谭延闿达成将两广军政、财政统一的协议。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后,任参谋长兼第二旅旅长。不久以保定同学的身份成功地劝说唐生智归附革命。北伐开始时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1927年1月任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3月率部进攻上海,兼任上海警备司令。4月9日任上海戒严司令,参与指挥四一二事变,支持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蒋介石下野后,8月12日任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及淞沪卫戍司令。10月自兼第十三军军长。宁汉沪合流后,唐生智反对中央特别委员会。白任讨唐军前敌总指挥,11月初率部攻占武汉,迫使唐通电下野。1928年4月任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随蒋第二期北伐。5月由白统率第四集团军各军担任京汉铁路正面作战,6月进占北京。战争结束后任北京政治分会委员。1929年初蒋桂战争爆发,3月与李宗仁被削去本兼各职,并开除中国国民党。11月与黄绍竑和李宗仁合作在南宁建立“护党救国军”,任前敌总指挥。1930年1月桂军与张发奎之第四军联合进攻广州失败后,又决定进攻湖南,以配合北方阎、冯反蒋行动。1931年5月汪精卫等在广州成立“非常会议”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九一八事变后,广州政府与南京政府和解,广州国民政府解散,白崇禧等被恢复党籍,并于11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32年4月任广西绥靖副主任,与李宗仁 (任主任) 等以 “自治、自卫、自给”的政策,建立武装,重振广西,自兼任广西民团总司令,编练地方武装。1933年参加追堵长征红军。1935年4月3日任陆军二级上将。1936年5月胡汉民在广州病死后,与李宗仁、广西陈济棠将部队改称为“中华民国国民抗日救国军”,任第一军团副司令,通电抗日讨蒋,发动六一两广事变。两广事变失败后,7月25日任浙江省主席,未就任,后桂军改编为第五路军,任副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南京,被任命为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1938年3月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会战。7月代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武汉保卫战。11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统一指挥长江以南三大战区。1939年后参加指挥南昌会战、桂南战役、三次长沙会战。后去重庆,任副参谋总长、军训部部长兼军事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主席。1945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5日任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6月1日任国防部部长。1947年3月去台湾处理二二八事件善后事宜。1948年任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华中“剿总”总指挥、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淮海战役后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半壁河山,以“和谈”为名,迫蒋下台。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在衡宝战役中重创桂系主力第七军。1949年11月在广西战役中桂系的武装力量基本上被歼。被迫退往海南岛。12月30日飞往台湾。1950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及评议委员的身份参加党务改组工作。后曾任 “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1954年受到弹劾,自此以后处于半退休状态。1966年12月2日因心脏病在台北病逝。著有《现代陆军军事教育之趋势》一书。

☚ 白培英   白瑞 ☛
000028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