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白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白前
白前  báiqián

亦稱“石藍”、“嗽藥”。蘿藦科植物柳葉白前或芫花葉白前乾燥的根及根莖。彎曲扭轉成團狀。根莖管狀,細長有節,略彎曲,淺黄色;根細長彎曲,呈毛鬚狀,棕色。主治肺實喘滿,咳嗽,多痰,胃脘疼痛。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中品·白前》:“主治胸脅逆氣,咳嗽上氣。”唐·蘇敬等《新修本草·草部·白前》:“俗名石藍,又名嗽藥。”

白前rhizoma cynanchi stauntonii

化痰降气药。出《名医别录》。见《元亨疗马集》。又名石蓝、嗽药。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 Schltr.ex Le vl.或芫花叶白前Cynanchum glaucescens (Decne.)Hand.-Mazz.的根及根基。8月挖根,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稍浸泡后捞出,润透,切段。晒干生用或蜜炙用。主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辛、甘,微温。入肺经。功能化痰止咳, 降逆平喘。《本草纲目》:“降气下痰。”《本草备要》:“泻肺。”主治: 肺气壅积, 咳嗽不爽, 气逆喘促。偏寒者, 与紫菀、半夏等配伍; 偏热者, 与桑白皮、地骨皮等配伍; 外感风寒咳嗽, 与荆芥、桔梗、陈皮等配伍。牛、马15~45克; 猪、羊3~12克。为末或煎汤灌服。芫花叶白前含三萜皂甙。柳叶白前含皂甙。所含皂甙有祛痰作用。

白前

药名。出 《名医别录》。又名嗽药。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 Cynanchum stauntonii(Decne. ) Schltr.ex Levl. 或芫花叶 白前C.glaucescens (Decne.) Hand.-Mazz. 的根茎及根。主产浙江、安徽。辛、甘,微温。入肺经。降气,祛痰,止嗽。治肺气壅实,咳嗽痰多,喘息。煎服: 6~9g。根含白前皂苷 (Glaucoside)10种,另含白前新皂苷A、B和白前双糖(Glaunobiose)。

白前glaucescent swallowwort

Cynanchum glaucescens(Decne. )Hand. - Mazz.,又称芫花叶白前。萝藦科,白前属。矮灌木。分布于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生于河岸、砂石间、路边、丘陵地区。有匍匐根茎,节上生多数须根 。叶对生,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全缘,近无柄。聚伞花序;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有极小的腺体;花冠黄色,5深裂,副花冠浅杯状,5裂,肉质;花粉块下垂;子房上位,2离生心皮。蓇葖果单生,纺锤形,基部有绿色宿存花萼。种子褐色,有白色绢质绒毛。8月间采收根和根茎供药用,为镇咳祛痰药,清肺热,降肺气.治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症。

白前bái qián

《本草纲目》草部第13卷白前(26)。药名。
【基原】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根及根茎。
【别名】石蓝、嗽药(《唐本草》)。
【性味】辛甘,微温。
❶《别录》:“味甘,微温,无毒。”
❷《药性论》:“味辛。”
❸《药材资料汇编》:“味苦,微辛。”
【归经】入肺经。
❶《本草纲目》:“手太阴。”
❷《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治肺实喘满,咳嗽,多痰,胃脘疼痛。
❶《别录》:“主胸胁逆气,咳嗽上气。”
❷《唐本草》:“主上气冲喉中,呼吸欲绝。”
❸《日华子本草》:“治贲豚肾气,肺气烦闷及上气。”
❹《本草纲目》:“降气下痰。”
❺《本草备要》:“泻肺。”
❻《福建中草药》:“行气消积,健脾和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一钱半至三钱。
【宜忌】《本草经疏》:“凡咳逆上气,咳嗽气逆,由于气虚气不归元,而不由于肺气因邪客壅实者,禁用。”

白前báiqián

中药名。出《名医别录》。别名嗽药。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 ( Decne. ) schltr. exLévl. 或芫花叶白前C. glaucescens(Decne. ) Hand. -Mazz. 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辛、甘, 微温。入肺经。降气, 祛痰。治肺气壅实之咳嗽多痰、气逆喘促, 煎服: 3 ~ 9 克。芫花叶白前含三萜皂苷。

白前

白前

白前

白前,又名石蓝、嗽药。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Cynanchum stauntonii (Decne.)Schltr. ex Lévl.及芜花叶白前C. glaucescens(Decne.)Hand.-Mazz.的根茎及根。春夏两季采挖,拔起全株,割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习称“白前”。如将节部的须根除去,单用根茎,习称“鹅管白前”。全株洗净晒干入药习称“草白前”。
柳叶白前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长4~15cm,直径1.5~4mm。表面黄白色、黄棕色至深棕色,平滑或有纵皱纹。顶端有残留的地上茎,呈灰绿色,节明显,节间长2~4cm,节上簇生纤细弯曲的根,长达10cm,直径约1mm,有多次分枝呈毛须状,常互相交织成团。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白色,中空。气微,味微甜。主产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
芫花叶白前根茎呈圆柱形,较短小或略成块状,表面灰绿色或淡黄色,节间较短,长1~2cm,或密集。质地坚硬,折断面髓腔较小。节上簇生须根,稍粗长,长5~15cm,直径约1mm,少分枝。质脆,易折断。主产安徽、江苏、湖南等省。
本品味辛、甘,性微温。归肺经。功能降气化痰。主治痰涎壅肺,肺气失降之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等证。如《梅师集验方》以一味白前捣末,温酒调服,治久患咳嗽,喉中作声,不得眠。《深师方》白前汤,以本品配紫菀、半夏、大戟煎服,治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常作水鸡声者。若用于外感风寒之咳嗽,本品可配荆芥、紫菀、桔梗、百部、陈皮、甘草等药以疏表宣肺,止咳化痰,如《医学心悟》止嗽散。如为寒痰壅膈而痰咳气喘者,可配麻黄、紫菀、半夏。《金匮要略》治咳逆上气之泽漆汤,其中亦用白前。本品性虽微温,但温而不燥,故《近效方》疗久咳兼唾血者,白前配桑白皮、桔梗、甘草同用; 如配以沙参、川贝、百部等清肺化痰药,则可用治小儿百日咳。张山雷亦谓:“白前治嗽,亦不专于散寒一面,即痰火气壅,上逆咳嗽,亦能定之。”煎服,5~10g。肺虚喘咳与肾不纳气之喘嗽均忌用。
实验研究: 芫花叶白前含白前皂甙A、B、C、D、E。

☚ 化橘红   旋覆花 ☛
000026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