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伏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伏日 ❶ 亦称“伏天”、“三伏”。 初伏、中伏、末伏的总称。“伏”意为“隐伏避盛暑”。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此段时期,特别是中伏到末伏,高温酷热,故民间有“热在中伏”之说。 ❷ 亦专指三伏中祭祀的一天,始于秦。伏日祭祀,一般指初伏日,为古代一大节日,宫廷常有赏赐。 据《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亦作“馎饪”、“ 伏日吃汤饼之俗,始于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