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宋词典故·痴牛騃女
【出典】 唐·卢仝《月蚀诗》:“痴牛与騃女,不肯劝农桑。徒劳含淫思,旦夕遥相望。”(见《全唐诗》卷三八七)
【释义】 卢仝诗中把隔银河相望的牛郎织女称为“痴牛騃女”。后沿用为咏牛郎织女的成语。
【例句】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苏轼《鹊桥仙·七夕》294)这里因咏七夕,遂将与此夜有关的王子晋与牛郎织女对比,说是王子晋摆脱尘缘,于此夕仙去,决不学牛郎织女执着于男女之情,痴痴呆呆地永远隔河相望。
指牛郎织女。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1—389)杨无咎《雨中花·七夕》:“雅有骚人伴侣,长交清影夷犹。举杯相属,却应羞杀,痴牛騃女。”(2—1190)
参见“牵牛织女”。向子諲《鹊桥仙》:“合卺风流,擘钗情态,压倒痴牛騃女。”
痴情的牛郎,愚昧的织女。比喻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唐·卢仝《月蚀》诗:“痴牛与騃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夕旦遥相望。”
〔并列〕 痴情的牛郎,愚昧的织女。比喻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唐·卢仝《月蚀》:“痴牛与騃女,不肯勤农桑,徒劳含淫思,夕旦遥相望。”△ 多用于少年男女方面。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