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后关节炎
痢疾后关节炎是痢疾杆菌所致肠道感染后而引起的反应性关节炎。发病率仅为痢疾患者的0~10%。
发病机理可能与患者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推测这些患者肠粘膜屏障作用降低,在局部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进入循环引起关节炎病变。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如患者出现的脊柱炎或Reiter综合征都与其HLA-B27阳性密切相关。
关节炎多发生于痢疾症状出现后的4周内,以2~3周最多见。膝、踝关节最早、最常受累,其他关节亦可受累,一般不超过5个,呈非对称性。关节有时症状较重,表现为红肿痛,多在2~3月内缓解,与痢疾严重程度相关,部分患者尚可出现骶髂关节炎或尿道炎、结膜炎,而被诊为Reiter综合征。诊断并不困难,主要想到本病,并作有关痢疾病史的询问与检查。
治疗:主要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转为慢性,亦无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