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堕马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堕马髻duò mǎ jì

见“孙寿眉”。武三思《太平公主山亭侍宴》:扇掩将雏曲,钗承堕马鬟。韩偓《无题》之二:堕髻还名寿,修蛾本姓秦。

堕马髻

堕马髻duòmǎjì

┃┃┃ 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北魏·高允《罗敷行》:“头作堕马髻,倒枕象牙梳。”唐·李颀《缓歌行》:“二八娥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

☚ 梁家黛   绿云鬟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髮 > 墮馬髻 > 墮馬髻
墮馬髻  duòmǎjì

同“墮馬髻”。

堕马髻

堕马髻

古代妇女发式。《后汉书·五行志》载,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堕马髻”。“堕马髻者,作一边”。《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妻孙寿作堕马髻。注引《风俗通》曰: “堕马髻者,侧在一边。”南朝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 “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此处已用“梁家髻”代之。唐代仍有挽此髻者。李颀《缓歌行》: “二八娥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

☚ 盘桓髻   倭堕髻 ☛
堕马髻

堕马髻

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又称“梁家髻”、“低堕髻”。因髻式低垂,侧于一边,像人从马上堕落之势,故名堕马髻。据载,此髻式为汉代梁冀之妻孙寿所创,不久便风靡京城。按梁冀为汉顺帝 (126~131年在位)皇后之兄。此髻一直沿袭至清代,只是形式略有变化而已,如唐代的倭堕髻便是堕马髻的余形。近年来,在湖南长沙、陕西西安、山东荷泽等地出土的泥、陶、木俑中,就可见到这种堕马髻的形象。

堕马髻

☚ 发髻   椎髻 ☛
堕马髻

堕马髻

古代妇女梳用的垂髻的一种。此发式于西汉初流行于宫中。据 《中华古今注》载: 汉武帝时曾令宫人“梳十二环髻,又梳堕马髻”。《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妻孙寿 “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其发式是将头发在脑后拢结,挽成大椎,在椎髻中结丝绳,形状如马肚状、堕于头侧或脑后,原为汉代贵族妇女所喜尚的一种发式,后流行至士庶妇女中,至唐、宋、元、明仍为历代妇女所喜尚,只名称改为“倭堕髻”。

堕 马 髻

☚ 回鹘髻   倭堕髻 ☛
堕马髻

堕马髻

东汉梁冀妻孙寿所创的一种发髻。史载孙好作媚态,她把头发梳成一种偏垂在一边的发髻, 洁白的皮肤与黑发相映,更显出其妩媚丽艳。这种发型即所谓的“堕马髻”。后京师贵妇竟相仿效,不仅风靡全国,而且流传后世, 成为美丽发髻的代名词。

☚ 粉黛   假紒 ☛

堕马髻duòmǎjì

〔偏正〕 指古代妇女一种别致的发型。语出《后汉书·梁冀传》:“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西汉末年,女人的‘~’、‘愁眉啼妆’,也说是亡国之兆。”
△ 用于发型方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