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病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病变bìngbiàn

病理变化的简称。指细胞、组织、器官等受致病因素侵害而发生变化。

病变bìng biàn

由疾病引起的细胞或组织的变化,是病理变化的简称。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咽腔检查所宜注目者为腭、扁桃体及咽壁之病变。”1922年袁飞《胃肠病普通疗法》第一编:“考病变之种类,不外炎症、器质病、官能病、组织变化、肿疡等。”

物质变化

物质变化

某些动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变态
形状、格式起变化:变形
由疾病引起的细胞或组织的变化:病变
物体由软变硬:硬化
变僵硬:僵化
变得坚硬:硬结
由硬变软:软化
物体变得柔软:发软
医学上指肿瘤由良性转变成恶性:恶变
向坏的方面变:恶化 犯拙
变坏:坏(吃~肚子) 变味
经得住长期使用,不易变坏:经久耐用

☚ 改变2   事物的变化 ☛

病变lesion

致病因子作用于组织造成的结构或机能异常现象。这种病理变化有的肉眼可见,如皮肤创伤、绒毛心等;有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如淋巴结内的恶性肿瘤细胞,噬神经细胞现象;有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如休克时肝细胞线粒体的肿胀;也有仅是机能性改变,不出现结构变化,如士的宁中毒、破伤风时神经机能发生改变。病理学家常以形象化的描述命名各种病变,如绒毛心、槟榔肝等。

病变lesion

疾病损害叫病变。任何疾病均有不同的病理改变:如肉眼观察到的形体改变中各种创伤、出血、缺损,外观能见到的肿块、溃烂、萎缩、肥大与增殖等;光学显微镜能见到的炎性浸润、坏死、变性、结缔组织增生、细胞异常变化等;电镜下观察到的高尔基体、线粒体、中心体、内织网中超微结构病变等;用工程技术等了解分子结构的变化等。检查病变对诊断、治疗及判定预后有重要意义。

病变

病变

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脏器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称为病变。肉眼能观察到的形态学异常称为肉眼病变,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的形态学异常称为组织学病变,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的细胞微细结构病变称为亚细胞病变。在个别情况下,病变一词也用于非形态学的概念,例如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方法显示出来的细胞染色体基因的变异,蛋白质和核酸的分子构型变异等分子结构的变化称为分子病变。
Ghon原发病变 亦称Ghon病灶,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初染病灶,多位于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肺膜下,直径1~2cm,单发性。它是结核菌经呼吸道侵入肺部在该处首次引起的病变。早期改变为肺泡内浆液和巨噬细胞渗出,其中央区很快发生干酪样坏死,周围为结核性肉芽组织所包绕。结核菌沿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该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肺的原发病变和肺门淋巴结病变合称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或Ghon综合征。
洋葱皮样病变 于结节病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在脾小体中央动脉周围形成同心圆层状纤维化,并有透明变性和纤维素样变性,称为洋葱皮样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此病变内有丙种球蛋白、补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存在。此种病变也见于淋巴结和扁桃体的小动脉和细动脉周围。
白金耳样病变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常见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壁增厚,往往发生纤维素样坏死。免疫荧光和电镜发现,毛细血管壁增厚主要是由于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在光镜下增厚的毛细血管壁围绕狭窄的管腔似白金耳样,故名。
Lohlein-Baehr病变 是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出现的肾小球透明变性及坏死病变,为局灶性栓塞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
Blumenthal病变 为糖尿病时出现的增生性血管病变。病变为多发性,表现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含糖蛋白。主要发生于皮肤、横纹肌、视网膜和肾小球。
Armann-Ebstein病变 糖尿病时肾髓襻及近端曲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糖原。在常规切片染色下糖原溶解,呈水泡样变。
梅毒初期病变 又称下疳,是一期梅毒病变。开始为无疼性硬结,后形成表浅溃疡,边缘隆起,溃疡底部有渗出物。镜下可见血管周围有多量单核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通常发生于阴茎头、阴唇、子宫颈等处。
特征性病变 指某种疾病所特有的病变,据此病变可与其他疾病相区别从而得出病理学诊断。例如结核病的结核结节和风湿病的Aschoff小结等,何杰金病的病变组织中所出现的Sternberg-Reed细胞也是特征性的。但是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和对病变认识的深入,特征性病变的范围已逐渐缩小,过去认为是某一疾病的特征性病变,实际上在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因此,更重要的是必须根据病变作全面综合的分析来对疾病作出病理学诊断。

☚ 器质性疾病   病灶 ☛

病变

pathological changes

病变bìng biàn

pathologic change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