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疾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疾医

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之一种,又指该科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几种。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疾医

周代的内科医生。

疾医

疾医

古官名。犹今之内科医生。《周礼·天官·疾医》: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 医师   疡医 ☛
疾医

疾医

官名。西周时期置。掌为民治病。《周礼·天官冢宰》: “疾医,中士八人。” “疾医: 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春时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林尹注: “疾医: 官名: 掌治疗万民之疾病。”

☚ 及嫂   辑濯令 ☛
疾医

疾医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周礼·天官》:“疾医,中士八人,掌养万民之疾病”。结合其他各医学分科内容来分析,疾医相当于今大内科的范围。

☚ 疡医   御医 ☛
疾医

疾医

宫廷医学职官名。相当于今之外科医生。《周礼》 云有疾医中士八人,负责治疗四季及百姓疾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功”。各有分工治疗,对于死亡病人,则要书面上报于 “医师”。

☚ 疡医   食医 ☛

疾医

周代医学分科之一,又指该科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疾医相当于现代的内科医生。

疾医

疾医

西周宫廷的专职内科医生。掌万民之内科疾患的诊疗。据《周礼·大官·疾医》载,当时“四时皆有疠疾(泛指一年四季的时令病), 春时有瘠首疾(头痛病),夏时有痒疥疾(泛指搔痒性皮肤病),秋时有寒疾,冬时有嗽(咳)上气(逆喘)疾。”70年代后期在周原出土的甲骨文中, 发现有关疾病的3条卜辞, 即 “瘠”、“痡”、“䗤”。《尚书·洪范》提及横夭、多愁、弱等疾病。《诗·大雅》、《诗·小雅》、《诗·周颂》,以及《山海经》、《周礼·天官·医师》、《礼记》中亦提及当时关中一带的疾病有:头痛、积忧成痪、心疾、疲惫成疾、精神狂乱、呼吸道疾患、疫疠、麻风、盲目、灰尘蔽目、眼出血、酒精中毒、蜂螫、溺水、中毒、难产、体肤干皱、聋、哑、疥、不孕、盅、痔、瘿、虚寒,嗽、气逆喘、头疮、侏儒等等。病人生病以后, 疾医则 “以五味(酸、苦、辛、咸、甘)、五药(草、木、虫、石、谷)、五谷(麻、黍、稷、麦、豆)养(治)其病。”其诊断疾病的过程可概括为三个步骤: 首先“以五气(心、肝、脾、肺、肾五脏之气)、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色(貌之青、赤、黄、白、黑)”听患者之音,观患者之颜色,以了解病势轻重;其次是观察九窍(耳、目、鼻、口、前后阴)的开闭是否正常;再次是通过诊脉,测知九脏(心、肝、脾、肺、肾、胃、膀胱、大肠、小肠)的活动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

☚ 食医   疡医 ☛

疾医疾醫jí yì

周代医生分科中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周礼·天官》:“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

疾医jíyī

周代官方卫生机构分科医生之一种。据《周礼·天官》记载, 周代医学分科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几种。疾医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