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疥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疥疮jièchuāng

由某些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

疥疮jièchuāng

〈名〉一种由疥虫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指缝、手腕等部位。

疥疮

病名。是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虫为其病源体。本病以手指缝最为多见,亦常见于腋下、肘窝、脐周围、腹股沟、臀腿等处,甚则遍及全身。呈粟米样的丘疹和水泡,剧烈瘙痒,夜间尤甚。体表常见有抓痕和结痂; 如因搔抓破皮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则称脓窝疥。治疗以外治为主。先以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

疥疮

疥疮

疥疮是一种叫疥虫的寄生虫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疥虫在人的皮肤上以挖洞的形式寄生。洞深至皮肤的深层。疥疮对皮肤损害为特征性的皮肤随道、脓疱、水疱、骚痒性红色小丘疹,湿疹样疥疮结节等。疥疱隧道一条长2—3毫米,浅灰色弧形或直线隧道,在其一端常可见到浅红、鲜红或正常肤色的小水疱,雌虫就在其中。隧道分布手指的指侧,指间皱褶、手腕的屈侧、肘部的伸侧、乳头附近、外阴、阴茎、脐周、膝前和足底。疥疮脓疱为圆形,约黄豆大小,疱壁厚而结实,疱内为黄色,外周有圆形红晕。疥疮水泡高出皮肤,边沿清楚,如用针刺破,可挑出针尖大小灰白色小点状物,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证实是疥虫。疥疮丘疹表浅,这种毛囊性丘疹稍高出皮肤,丘疹顶端尖而无结痂,呈分散分布,偶尔可用刮片发现疥幼虫。疥疮结节很有特点,红棕色,黄豆大,患都骚痒剧烈,有时表面有血痂,鳞悄。疥疮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衣服,床上用品,公共浴池传播。疥疮对人体危害很大。剧痒引起患者搔抓还可继发感染,如毛囊炎、脓疱病。严重者可发生肾炎、糖尿病和红皮病。集体住宿的人或家属,要与疥疮病人同时治疗。

☚ 9.4 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疾病   阴虱病 ☛

疥疮

由疥虫寄生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肤的皱褶部位。如指间、腋前、肘窝等处,瘙痒异常,手部皮肤可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丘疹和水疱。有干湿两型。干型主要为丘疹;湿型主要为水疱。很易感染化脓,成为脓疱。

疥疮

疥疮jiechuang

由疥虫引起的皮肤病。人直接接触传染。皮损为散发的小丘疹、水疱及隧道(疥虫钻入形成的),由于奇痒,难于耐受,常因搔抓引起感染。皮损好发于指缝、腕屈侧、腋下、乳房下、阴部、脐周围及大腿内侧等处。白天症状轻,夜间在温暖的被褥中由于疥虫活动瘙痒剧烈,影响睡眠。治疗用10%硫磺软膏或优力肤,治疗后应勤洗澡并消毒衣物、被褥。同居住者应注意隔离消毒。

☚ 湿疹   皲裂 ☛

疥疮scabies

系由疥螨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皮肤病。病变多位于手指缝、手腕、肘窝、外生殖器、腹股沟、大腿内侧、腰腹部、臀部等处。皮肤损害为疥螨隧道、红色点状丘疹、水疱、脓疱。自感奇痒,多因剧烈搔抓后而继发化脓性感染。病变及分泌物中可查到疥螨。此病一经确诊,便应隔离治疗,对病人衣物用具应彻底消毒,严格控制传染。病变处涂硫磺软膏、荼酚软膏、六氯苯乳剂等有效。

疥疮

疥螨引起的皮肤接触性传染病。好发于指缝、腋窝、外生殖器等皮肤皱折处,主要皮损为丘疹、水疱、呈灰白或浅黑色细纹的“隧道”和结节,剧痒,夜间为甚。外用硫黄软膏可治愈。预防在于隔离病人,勤洗并爆晒污染的衣服被褥。


疥疮

病名。系感染疥虫而引起的皮肤疾患。好发于皮肤薄嫩及皱折部位,如指缝、腕屈侧、小腹、大腿内侧等处。患处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水疱,指缝及腕屈侧可见细短的隧道,奇痒难忍,入夜尤甚,日久全身遍布抓痕血痂,甚至感染起脓疱。外治为主,硫黄软膏涂搽,并烫洗或曝晒衣物被褥。

疥疮jiè chuāng

《本草纲目》主治第4卷诸疮上(冬瓜藤)(16)。病证名。是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虫为其病源体。本病以手指缝最为多见,亦常见于腋下、肘窝、脐周围、腹股沟、臀、腿等处,甚则遍及全身。呈粟米样的丘疹和水泡,剧烈瘙痒,夜间尤甚。体表常见有抓痕和结痂;如因搔抓破皮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则称脓窝疥。治疗以外治为主。先以花椒9克,地肤子30克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

疥疮scabies

是由人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致病原因为人型疥虫寄生在表皮内,通过直接或间断(衣服、被褥)接触而传染。发病部位为皮肤薄嫩处。小儿全身有皮损。在指间、腰部及股部可发生丘疹、水疱及结节,部分病人皮肤有隧道,严重者有脓疱。治疗:可用10~25%硫黄软膏、优力福霜、 20~25%苯甲酸𦭌脂乳剂等。 预防:隔离治疗,经常烫洗衣褥。

疥疮jièchuān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 接触传染而成。隋·巢元方已分辨出疥虫为其病源体。本病以手指缝最为多见, 亦常见于肘窝、腋下、小腹、腹股沟、臀、腿等处, 甚则遍及全身。皮损为针头大小的丘疹和水泡, 痒甚, 故体表常见抓痕和结痂。据抓后有无滋水, 又有干疥、湿疥之称。如因搔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 则称脓窝疥。以外治为主。可以花椒9克, 地肤子30 克煎汤外洗, 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 《医宗金鉴》: 硫黄末、油核桃、生猪脂油、水银)、硫黄软膏等外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 本病比较少见。

疥疮

疥疮

疥疮系疥螨侵袭皮肤所致,其特点为皮肤上出现丘疹、疱疹及隧道。主要发生在指缝、腕屈面以及下腹、生殖器等处。剧烈瘙痒,夜间尤甚,为接触传染。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疥疮的病原为疥虫。《诸病源候论》说:“其疮里有细虫难见,小儿多因乳养之人病疥,而染着小儿也。”指出其为接触传染,同时很早就外用硫黄治疗本病。
发病多因与疥疮患者密切接触而传染,如同卧一床,甚至握手也可被染。因疥虫离开人体后尚能生存2~3日,故使用患者所用过而又未经消毒处理的衣服、被褥、毛巾等也可受染,但较少见。本病传染性大,一人患病,常全家受染。病原寄生虫为人疥虫,偶尔寄生动物疥虫的动物与人接触,人也可受染,但病情较轻,且动物疥虫不能长久寄生于人体。
疥虫体小呈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有足8只,雄虫体长约0.2×0.15mm,雌虫较大约0.3×0.4mm。雌虫在皮肤表面与雄虫交尾后选择适当部位钻入皮肤角层,掘成隧道,在其中排卵。受精卵约经3~4日即孵化为幼虫。幼虫形若成虫,有足6只,爬出皮肤表面藏匿于毛囊口内,经3次脱皮发育为成虫,从产卵到成熟约需14~17天。雌虫可活两个月,最后死于隧道末端,雄虫在交尾后即死亡。
皮损为小丘疹,水疱及隧道。后者为灰白色或肤色弯曲线,微隆起,长约5~15mm,系疥虫在角层中钻行而成,在指间较易见到。皮损多对称,好发于指缝及其两侧、腕部屈侧、肘窝、乳房下、下腹部、脐周、阴部、股内侧、臀部等处,重者可遍及全身,唯头面、掌跖部不受累,在婴幼儿可见于头面、掌跖。位于阴茎、阴囊等处的硬结性结节或丘疹,呈褐红色,直径可达12mm。患者有剧烈瘙痒,晚间更甚,常因搔抓而致表皮剥蚀、血痂和继发感染产生脓疱、甲沟炎、毛囊炎、疖病、蜂窝织炎、淋巴结炎,甚至可引起蛋白尿或急性肾炎。久病者皮肤可有湿疹样变、色素沉着等变化。
用针尖挑破隧道顶端,在光线充足处可见针尖上有一黄白色发亮活动小点即为疥虫。或刮取丘疹及水疱处皮屑及疱液于载玻片上,再覆盖玻片于低倍镜下观察常可发现活动之疥虫或椭圆形虫卵。
常用治疗药物有10~20%硫黄膏(小儿用3~5%),25~30%苯甲酸苄脂乳剂等外搽均很有效。治疗前先拣出一批内衣被褥煮沸消毒,另放一处作备用,再开始治疗。首晚先用热水和肥皂洗澡,然后搽药,先搽皮损好发与集中部位,再搽全身(除头、面),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3~4日。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更衣。第四天晚上用肥皂热水洗澡,浴后换上消毒过的衣服、被褥。换下的衣服、被褥煮沸消毒,不能煮沸者应在阳光下充分曝晒。家中或集体中其他患者应同时治疗。疗程完毕有时皮肤仍痒,需经1~2周后才消失,并不表示未愈,不必继续搽药。观察两周如仍有新皮疹发出或查出活疥虫,方需再进行第二疗程治疗。
本病为接触传染,故学校、幼儿园、集体宿舍及家庭中发现患者,应立即隔离治疗,未治疗前应避免和别人接触。

☚ 虱病   毛囊虫病 ☛

疥疮

疥疮

疥疮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传播的寄生虫性皮肤病,疥疮的病原体是疥虫,疥虫分人型和动物型两种,人的疥疮主要是由人型疥虫引起。疥虫虫体似龟甲、扁平、椭圆形、黄白色,腹侧前后有4对脚,雌虫比雄虫大。已受精的雌虫钻进皮肤角质层,挖掘隧道,而寄居在隧道中;雄虫在交配后立即死亡。疥疮多发于皮肤较薄嫩的部位如手指缝,腕、肘屈侧、腋窝前缘,腹部,大腿根内侧、外阴部、女性乳房皱折等部位。疥虫在表皮角层内穿掘而成的隧道称“疥沟”或疥虫隧道、是疥疮特有的改变,隧道长约2~5mm,稍弯曲或呈S形,稍隆起,呈灰白色或浅黑色,一端有针头大灰色小点,是雌虫潜伏的地方,由于雌虫挖掘隧道时刺激皮肤末梢神经而感到剧痒,尤以夜间为甚。皮疹是多形性的,一般为针头大到小米粒大的微红小丘疹、疱丘疹、小水疱,由于搔抓,常可见到抓痕、血痂,有继发感染时可见脓疱或小疖肿。附近淋巴结肿大;由于反复搔抓或不当的治疗可引起湿疹化。
诊断需详细询问病史,接触史,同宿舍或家庭中有无类似患者,然后检查皮肤损害的部位,形态与分布,特别查看有无疥虫隧道,进而捕捉疥虫。疥疮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多见于冬季,因为冬季穿的衣服较厚,有利于疥虫的隐蔽。本病应和脓疱疮,急性、慢性湿疹,瘙痒病作鉴别。
治疗的关键在于消灭疥虫。
❶硫黄:硫黄有明显杀灭疥虫的作用,可选适当浓度(5~10~20%)硫黄软膏外用,搽药前患者先洗澡,然后以硫黄软膏涂搽患部以至全身,每日1~2次,或者用升华硫黄坐浴,然后搽硫黄水杨酸软膏。
❷苯甲酸苄酯:治疗前洗澡,然后搽药:苯甲酸苄酯药水,颈项以下全身都搽,有疥疮处多搽,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如有未愈者,再将药水只搽在未愈部位,直至治愈为止。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服,第四天洗澡,换衣服。将内衣、被单、床单、枕套等煮沸消毒。或每天涂搽2~3次苯甲酸苄酯搽剂或苯甲酸苄酯乳剂效果都较好。乳剂的配制和用法是将等量的苯甲酸苄酯软膏肥皂和酒精混合,搽于全身,待其干燥后再搽一遍,24小时后洗澡、换衣服,效果好,但可发生刺激皮肤现象。百部草治疥疮或灭虱,效果都好,用10%百部草酊剂遍搽全身,每晚1次,持续1周。

☚ 药疹   凹陷性角质溶解症 ☛

疥疮

疥疮

因感染疥虫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称为疥疮。见于《外科正宗》。又称虫疥,继发感染者称为脓疥或脓窝疥。《诸病源候论》谓:“湿疥者,……皆有虫,入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虫。”说明前人早已认识本病与疥虫的关系。《外台秘要》记载晋代葛洪治疥疮方“石硫黄无(论)多少,研粉,以麻油或苦酒涂摩之。”《救急良方》谓:“疥癣有虫,硫黄末以鸡子煎香油调搽极效。”此法一直沿用至今。本病因感染疥虫而得,易接触传染,常在集体或家庭内传播。每与病人直接接触或使用病人用过的衣服、被席、用具等而传染。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为多见。好发皮肤薄嫩和皱折之处,如指缝间、腕部、肘窝、腋窝、小腹、龟头、阴囊、股内侧及臀部等,呈泛发性对称性发疹,儿童几乎全身均可受累。皮损为散在的针头大丘疱疹、水疱和隧道。隧道为一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肤色的细线纹,微弯曲而隆起,长约半厘米以内,多出现在指缝间及腕横纹,疥虫常埋藏在其一端。自觉奇痒,如《外科正宗》谓:“发之令人搔手不闲”,尤以夜间及遇热时更甚,常影响睡眠。由于奇痒而搔抓可继发脓疱、抓痕、血痂等,甚者可有发热,附近臖核肿痛。
治疗,用硫黄膏(儿童用5~10%、成人可用10~20%),涂搽方法: 先涂皮损部位,再涂搽全身,每天早晚各一次,第四天用热水,肥皂或祛风止痒之药煎水外洗,换洗衣服和被褥,为一疗程。必要时可继续第二个疗程,一般1~2疗程可痊愈。停药观察一周后,无症状出现者,为治愈。此外,平时要注意预防工作:
❶接触病人后用肥皂水洗手,可减少传染机会。
❷家庭和病人要同时治疗,以杜绝传染源。
❸病人的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以杀灭疥虫。

☚ 黴疮   漆疮 ☛

疥疮

疥疮

本病系疥虫侵犯皮肤所致的皮肤病。直接接触疥疮病人的皮肤或接触带有疥虫的衣、被等,均可被传染。临床可见疥疮有特殊的好发部位,如指缝、手腕屈面、腋窝前缘、乳晕、脐周围、下腹部、阴部和大腿内侧等处。皮肤的特有损害为隧道样的“虫沟”,虫沟长约数mm,呈灰白色或黑灰色小线条状,其一端有小米粒大的丘疹或水疱。虫沟的数目随身上疥虫多寡而定,但一般并不很多,必须详细观察才能发现。在指缝和手腕部屈面的皮肤上较易找到这种虫沟。病人自觉剧痒,特别是夜间尤甚,不得安眠,这也是疥疮的特点之一。因为日夜搔痒,所以好发部位的皮肤上满布新旧抓痕、血痂和痂脱落后所留下的斑点,有时全身皮肤上都可看到。疥疮容易发生感染而化脓,在原有损害的基础上出现脓疱和脓性结痂。找疥虫的方法: 用针尖沿虫沟将整个虫沟挑破,并在虫沟内挑拨,然后将针举起对强光细看,如果挑到疥虫,则隐约可见针尖上附着一个灰白色小点,用普通放大镜可以看清疥虫。治疗本病主要以杀戮疥虫为原则。药用疥疮药膏(胡椒、白矾各15g,硫黄25g,研细,用脂肪调和制成)涂擦。擦药前用热水和肥皂洗澡,擦药期间不再洗澡换衣。每日早晚各擦药膏一次。先仔细涂擦损害密集的好发部位,然后普遍涂擦全身皮肤一遍。连续涂擦数日后,洗澡洗烫依服、被单。必要时可进行第二、三次涂擦。

☚ 赘瘤   白癜风 ☛

疥疮

疥疮

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节热比 扩土日,是指感染疥虫而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病因多由名为扩土尔萨力加的疥虫感染所致;亦可在体内外各种不良因素影响下,体液发生异常变化,胆液质或烧焦黑胆质或碱性黏液质过多的渗入到血液之中,损害皮肤所致。本病易接触传染,常在集体或家庭内传播,每与患者直接接触或使用患者用过的衣服、被席、用具等而传染。
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为多见。好发皮肤薄嫩和皱折之处,如指缝间、腕部、肘窝、小腹、龟头、阴囊、股内侧及臀部等,呈泛发性对称性发疹,儿童几乎全身均可受累。皮损为散在的针头大丘疱疹、水疱和隧道。隧道为一灰白色、浅黑色或普通肤色的细线纹,微弯曲而隆起,长约0.5cm以内,多出现在指缝间及腕横纹,疥虫常埋藏在其一端。自觉奇痒,尤以夜间及遇热时更甚,常影响睡眠。由于奇痒而搔抓可继发脓胞、抓痕、血痂等,甚者可有发热,附近腺核肿痛。治宜平衡体液,调整气质为原则;杀虫止痒为主。血液质偏盛者,方用马欧力 节本 汤内服;胆液质偏盛者,方用从买提布合 艾力勒 汤、买提布合 夏塔热 汤、买提布合 黑亚尔 先拜尔 汤等中选一种内服。杀虫止痒,宜用酸梅仁、苦杏仁、去毒水银、芝麻油、酸奶等制成糊剂涂于患处;亦可宜用密陀曾、凤仙花叶、药西瓜、银锈、去皮绿豆、去毒水银等研细与葡萄醋或热维改尼 古丽 油调成糊状涂患处。涂药方法:涂药前用热水、肥皂外洗患处,先涂皮损部位,再涂搽全身,每天早晚各一次,换洗衣服和被褥,并每日均需煮沸消毒。3天为一个疗程,一般1—2疗程可痊愈。停药观察一星期后,无症状出现者为治愈。平时要注意预防工作:
❶接触患者后用肥皂水洗手,可减少传染机会。
❷家庭和患者要同时治疗,以杜绝传染源。
❸患者的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以杀灭疥虫。忌食发物性和热性食物,如咸鱼、咸菜、咸肉等。避免房事。

☚ 麻风   痤疮 ☛

疥疮

scabies


疥疮

scabies

疥疮jiè chuāng

scabies; psora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