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畿辅丛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畿辅丛书 《畿辅丛书》是一部郡邑丛书。清王灏辑刊。“畿辅”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包括今河北、北京、天津一带。王灏为配合纂修《畿辅通志》,穷搜博采,荟集河北省乡邦文献,把先秦至清2000余年的名贤遗著刊为丛书。张之洞、黄彭年等人也参加了搜集工作,延请钱恂等校勘,先刻出《采访畿辅先哲遗书目》,后设书局于保定,请王树柟、胡景桂等开雕,始于光绪五年(1879),终于光绪十八年(1892)。先刻成4部,共百余种。又刻永年申氏、尹会一、颜元、李塨、孙夏峰、崔东壁之专集。书未刻成,王灏突然病故。所刻各书未整理成编,前后亦无王灏的序跋,遂未能印行。光绪二十年(1894)礼部右侍郎李文田任会试考官时,曾抽印其中35种,后来武进人陶湘重新编订,附上总目,集资刊印成书。有清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刻本。 王灏(1823—1888 ),字文泉,号坦甫,直隶定州人,咸丰年间举人。王灏家中藏书宏富。官京曹时,感到河北这个豪杰大儒荟萃之地,乡邦人著述虽很多,但散佚严重,于是汇集各类书为《畿辅丛书》。 《畿辅丛书》共173种,1530卷。所收各书基本上以时代排列,上起先秦,下至清。计经部22种,史部22种,子部31种,集部39种,另有专辑6种,即《永年申氏遗书》(13种),包括明申佳胤、清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申居郧等人的著作;《颜习斋遗书》(7种),清颜元撰;《李恕谷遗书》(12种),清李塨撰;《孙夏峰遗书》(6种),清孙奇逢撰;《尹健余先生全集》(9种),清尹会一撰;《崔东壁遗书》(12种),清崔述撰。该丛书收书范围较广,历代河北先贤之重要著作,大体已备于此编。所收书大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如清代部分除专集6种外,还收入著名学者雷学淇、翁方纲、纪容舒、纪昀、徐松、刁包、魏裔介等人的重要著作。由于学者王树柟等人参加校刊工作,故此书校雠精审,刻印精美。本书的不足之处,一是收入的常见书太多,如《荀子》、《春秋繁露》、《韩诗外传》、《战国策》等皆习见之书,这样就限制了地方丛书保存、流传稀见文献的职能。二是滥收了一些外省人著作,如王念孙《广雅疏证》、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原书虽皆为本省人撰注,但新注著作权已发生变化,不宜作为本省人著作列入。 畿辅丛书一百八十二种,一千三百六十八卷。清王灏编。王灏字文泉,号坦甫,直隶定州 (今属河北省)人。咸丰年间举人。家藏书甚多,立志编辑畿辅先贤遗著,乃广搜博采从古至清著作,并清钱恂为之校定,请王树楠胡景桂负责刻刊工作。后王灏过世,丛书虽刊成百余种,但未整理,又由陶湘重为编订,附以总目,并集资汇印成四百余册。该丛书收书较多,经史子集四部均有,且收有颜元、李塨、孙奇峰、尹会一、崔述等人自撰类丛书多种。具体书目可参阅《中国丛书综录》该条。《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评其书“查全书所收,未免过于泛滥,秦汉古籍,既不计及板刻之优劣,复刻他省人所撰之校注,如 《荀子》刻谢墉校本,《春秋繁露》刻凌曙之注, 《韩诗外传》刻周廷宷之校注, 《广雅》刻王念孙疏证,《大戴礼》刻孔广森补注等,均未免失当。盖流传乡邦著述,与刻读书者之著述不同,只计某人校注之优劣而收之,殊失本旨矣。”有清光绪五年 (1879) 定州王氏谦德堂刊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