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番荔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番荔枝sugar-apple番荔枝科番荔枝属,热带半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又名佛头果。学名Ano-na squamosa L.。 番 荔 枝
栽培技术要点 常用实生繁殖育苗, 也有采用嫁接或高压法育苗。嫁接法可用共砧或用牛心番荔枝(A. reticulata L.)、圆滑番荔枝(A. glabra L.) 作砧木进行芽接、枝接。植期宜在春季3月至4月间,热带地区亦可冬植, 行株距2.5~2.8米。成年树于花前果后各施一次完全肥, 氮、磷、钾比例以4:3:4为合适。结果树有雌蕊先熟现象, 故用人工授粉可提高结果率。苗期易罹丝核菌、镰刀菌引起的立枯病, 故育苗宜选新地或水稻田作苗圃, 或先用福尔马林消毒土壤。虫害有软蜡介壳虫、木蠹蛾为害枝梢; 粉蚧为害果实, 及以茎点菌引起的梢枯病, 需注意防治。 经济价值 番荔枝为热带名果,其风味为人喜爱。果实可溶性固形物25%, 总糖20.4%, 维生素C 23.8毫克/100克果肉,可滴定酸0.3%。除供鲜食外, 可制饮料和果酒。未熟的果、叶、根和种子可供药用, 并能杀虱类害虫。马来西亚人以种子为强心剂, 热带地区认为根可作下泻药, 叶可作伤口消毒用。目前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只有少量栽培。 番荔枝sweet sopAnnona squamosa,别名佛头果、香梨。番荔枝科番荔枝属落叶小乔木。染色体数2n=2x=14。高达5m,树皮薄、灰白色,树冠球形或扁球形。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6~17cm,先端尖或钝,基部圆或阔楔形;花黄绿色,1~4朵聚生枝顶或与叶对生,花期5~6月;聚合浆果肉质近球形,径约5~10cm,8~10月成熟时黄绿色,味甘美芳香。原产热带美洲,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有栽培。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2℃以上,不耐寒;适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播种繁殖,优良品种用嫁接法繁殖,砧木用本种实生苗或牛心番荔枝(A.reticulata)。常有介壳虫、天牛等害虫发生。番荔枝除可作热带果树种植外,适宜在园林绿地中栽植观赏,孤植或成片栽植效果均佳。 番荔枝sugarapple,sweetsopAnnona squamosaL.,番荔枝科,番茄枝属。半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2n=14,28。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省区有栽培。树高3~5 m,多分枝,枝条细软下垂。单叶互生,椭圆披针形或长圆形。花单生或2~4朵聚生,5~6月开花。聚合果由多数心皮合生而成,圆球形或心状圆锥形,颇像荔枝。果实直径5~10 cm,黄绿色,外披白粉,有多数瘤状突起,成熟时心皮易分开。种子25~60粒,黑褐色,纺锤形或长卵形,光滑。假种皮,乳白色,浆质、味极甜、具特有芳香,最宜鲜食,也供酿酒和制清凉饮料的原料。适宜热带平原低地、温暖潮湿环境种植。用实生、嫁接、扦插繁殖。 番荔枝 番荔枝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半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世界五大名果之一。原产于热带美洲。约17世纪传入中国。番荔枝属90余种,中国引入5种。树高3~5 m。叶互生,长6~12 cm,宽4.5~6 cm。叶柄长8~15 mm。花单生或2~4朵聚生,萼片3枚,花瓣6片。聚合浆果,球形或心脏形,横径6~8 cm。花期5~6月,果熟期6~11月。种子含油15%~45%。 番荔枝sugar-app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