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舍小气候chushe xiaoqihoumicroclimate in livestockhousing畜舍内有限空间的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 以及各种气体成分, 如CO2、氨、硫化氢和尘埃。它是在一定的大气候背景下, 由畜舍外围护结构性能, 畜舍的通风、光照、供暖、降温,粪污排除等设备情况, 饲养管理、舍内畜禽的种类、年龄、生产性能、安置密度等综合影响下所决定的。畜舍小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畜的生命活动、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率。 温度 畜舍空气温度状况取决于舍内热量的来源和散失情况。畜舍内空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畜体、太阳辐射、流入的空气、供暖设备、粪肥和垫草发酵等;畜舍内空气散热的主要途径是外围护结构传热、通风失热、舍内水分蒸发耗热等。无供暖和降温设备的畜舍, 其气温的变化受外界气温的制约。凉棚式、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畜舍的气温及其变化与舍外无显著差别。密闭式 (有窗或无窗) 畜舍的气温取决于舍外气温、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通风量、容纳畜数的情况等。一天之中, 白天温度高、波动大, 夜间温度低、较稳定。舍内温度水平分布, 一般是畜舍中央较高, 靠近门窗和外墙处较低; 其垂直分布,一般是畜舍顶部和安置家畜的地方较高, 中间较低。畜舍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愈好, 舍内温度分布愈均匀。以垂直温度梯度不大于0.5~1.0℃/米,外墙内表面温度低于舍内空气温度不宜超过3.0℃,或当空气湿度较大时不低于舍内空气露点。一般地说, 家畜的适宜环境温度为: 乳牛10~15℃,成年猪15~21℃,蛋鸡13~24℃; 当环境温度超过以下范围时, 家畜生产力将明显下降: 乳牛-5~27℃, 猪0~28℃, 蛋鸡5~30℃。 湿度 畜舍空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畜体排出的水汽(约占70%~75%),流入畜舍的空气携带的水汽(约占10%~15%),舍内潮湿表面和暴露水面蒸发的水汽(约占10%~25%)。其散失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畜舍通风排湿和外围护结构传湿。凉棚式、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畜舍的空气湿度及变化规律与舍外空气基本一致。在安置家畜和有水汽蒸发来源的地方绝对湿度较高。密闭式畜舍的空气湿度常比舍外高很多,在温度适中时,绝对湿度的变动在5~9克/米3之间, 有时可达15克/米3,相对湿度约变动在50%~95%之间,畜舍内绝对湿度的日变化与舍内气温的变化一致, 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舍内气温的日变化相反。畜舍内水汽的垂直分布与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致, 其水平分布是不规则的。家畜的适宜湿度为60%~70%, 不宜低于50%和超过80%。 气流 在自然通风情况下, 畜舍内空气的流动是由于舍内温度分布不均, 舍内外存在温差、外界空气的流动等因素造成的。其方向和速度取决于温度分布状况和温差大小, 外界风向和风速、自然通风设备设置情况, 围护结构的严密程度、门窗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畜舍内部设备的布置以及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等。舍内气流的变化和分布是不规则的。一般地说, 非密闭式畜舍的气流方向和速度受外界气流影响很大, 受舍内因素影响较小。在密闭式畜舍内, 由于温度垂直分布不均, 形成上升气流, 而由门窗、进风口和缝隙流入的空气, 起初沿水平方向运动, 然后向下流动。由于舍内各种设备的阻挡和人畜的活动, 可使气流发生涡动, 气流速度的变化和分布一般是在门窗、进风口处变化大; 畜舍中部变化小; 白天变化大, 夜间变化小。在建筑合理的密闭式有窗畜舍内, 距地板0.5米高处的气流速度, 冬季变动在0.1~0.3米/秒之间,夏季打开门窗时可达3米/秒。机械通风畜舍的气流方向、速度及分布状况,主要取决于风机的功率和数量,进排风口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或进排风管的尺寸、形状和制作材料等。在任何季节都需保持畜舍的适当通风,但在冬季应控制通风量,畜体周围的风速不应超过0.1~0.2米/秒,并注意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向畜体。 光照 舍内光照可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除无窗畜舍必须采用人工光照外,其他型式的畜舍均为自然光照,或以自然光照为主,人工光照为辅。采用自然光照的畜舍,舍内光照和光照时间,取决于地理纬度、季节、时间、天气情况、畜舍周围的地形地物等和畜舍的式样、朝向、门窗的大小、形式、数量和位置以及透光材料的种类和清洁程度,畜舍的跨度及内部设备布置情况。非密闭式畜舍的光照度较大,密闭有窗式畜舍内的光照远比舍外低,其照度的分布情况也因上述诸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跨度越大,畜舍中央照度越小。舍内设备情况也明显影响照度的分布,面窗一侧光照较强,背窗一侧较差。门窗透光材料对畜舍内光照影响也很大,如窗扇无玻璃时,窗台上散射光照度为4500勒克斯,装上玻璃后为4000勒克斯,玻璃不洁净时, 则降至2000勒克斯以下。鸡舍外有棚架绿化遮荫,将使舍内照度降低。采用人工光照的畜舍,舍内的光照及其分布取决于光源的发光材料、光源的清洁程度及舍内设备的安置情况、墙和顶棚的颜色等。人工光源的光谱组成与阳光不同, 白炽灯光谱中红外线约占60%~90%,可见光占10%~40%,其中蓝紫光占11%,黄绿光占29%,橙红光占60%,没有紫外线。荧光灯的可见光光谱与自然光照相对较接近,蓝紫光占16%,黄绿光占39%,橙红光占45%。由于光照度、光照持续时间、明暗更替变化,可引起家畜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所以.常在家畜生产实践中采用人工控制光照度、光照时间和明暗变化的方法,以提高家畜生产力、繁殖力和产品品质,消除或改变家畜生产的季节性。畜舍自然采光以透光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计算采光系数,一般以1:10~20为宜;人工光照因畜禽类别不同而采用5~50勒克斯不等。舍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宜超过0.15%,氨不超过26μl/L,硫化氢不超过10μl/L(见彩图102)。 畜舍小气候microclimate in livestock housing畜舍内有限空间的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等状况。畜舍气温状况取决于热量收支差额,其中热量收入主要来自畜体,太阳辐射、流入空气和垫草发酵的热量等;而热量支出主要是外围护结构传热、通风失热和舍内水分蒸发耗热等。一天之中,舍内昼间气温高,波动大;夜间气温低,较稳定。气温水平分布,一般是畜舍中央较高,靠近门窗和外墙处较低;其铅直分布,一般是畜舍顶部和安置家畜的地方较高,中间较低。畜舍内水汽主要源于畜体排出水汽,流入空气带来水汽和舍内潮湿表面与水面蒸发的水汽。不同型式畜舍其空气湿度不同。畜舍内绝对湿度的日变化与舍内气温的变化一致;而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其气温日变化相反。畜舍内水汽铅直分布和温度的垂直分布一致,而其水平分布则无一定规律。畜舍内空气流动状况决定于温度状况与温差大小、外界风向与风速以及门窗大小形状和位置等。气流速度的分布和变化一般是在门窗、进风口处变化大;畜舍中部变化小;昼间变化大、夜间变化小。畜舍内光照多以自然光照为主,人工光照为辅。非密闭式畜舍的光照度较大,密闭有窗式畜舍内的光照远比舍外低,其照度分布情况,因不同因素而有差异。 畜舍小气候畜舍内的气候状况。主要由温度、湿度、气流、光照4个要素构成。它可使畜禽生产力波动10%~30%。畜禽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不宜低于50%和高于80%;适宜的畜舍温度分布为铅直温度梯度不大于0.5~1.0℃/m;冬季畜体周围风速不宜超过0.1~0.2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