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留春草堂诗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留春草堂诗钞

留春草堂诗钞

诗别集。七卷。清伊秉绶撰。此集选录秉绶古、今体诗七百三十一首,集中作品虽未注明写作时间,但考其内容可知大体按照写作先后编排。集前有法式善撰于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之序云,当时秉绶“自粤罢官来京,出诗草属序”,后有写于同年的翰林编修余正焕所撰后序,可知《诗钞》初编时间。又有写于嘉庆十二年吴贤淑之序云:秉绶于“嘉庆丁卯(1804)遂裒壬寅(1782)已来诸体诗题曰《留春草堂诗集》”。然集中卷六有《叹逝四首》,所悼念之法式善(卒于1813年)、张问陶(卒于1814年)皆卒于嘉庆十二年之后。又秉绶卒于扬州,而此集第七卷多作于扬州,又有《谷人祭酒七十寿诗二首》,“谷人”即吴锡麒。锡麒于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七十整寿,此年即秉绶之卒年,可知此集之诗写作时间应是始于乾隆四十七年壬寅,迄于作者去世之年。此集前除法、吴二序外,还有曾燠及魏成宪之两篇题辞,此本标明为嘉庆十九年(1814)刊于广州,秋水园藏板。第七卷(主要写于嘉庆二十年)可能为作者逝世后之补刊本。

☚ 孙渊如先生全集   红杏山房诗钞 ☛

留春草堂诗钞

诗别集。清伊秉绶(1754—1815)撰。七卷,附录一卷。秉绶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乾隆进士,官广东惠州、江苏扬州知府。工隶书,能诗。该集冠有法式善等人序、题辞、目录,共收古今体诗六百余首,按年编次,诗作约止于嘉庆十九年(1814)。其诗多行旅、酬唱、怀古咏史之作,亦有反映民生疾苦之什,状灾区惨景,如《赈灾四首》。慨叹苦乐不均而无力改变现状,对贫苦人民寄以同情,如《扬州三首》中“岂知郭外民,避荒饱风雨。浊沟藜藿慕, 高门酒肉腐。”“思欲绘图献,博济病自古。感此不能食,长叹究何补!”足以表达其思想感情。另有赞贞女、孝女、烈妇之诗,反映时人之道德观。有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光绪六年(1880)秋水园藏版广州刻本,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留春草堂诗钞

七卷。清伊秉绶 (1754—1815)撰。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墨庵,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员外郎。嘉庆三年(1798)为广东惠州知府,后任扬州知府。工书,尤擅隶书,劲健沉着长于布白。正、行书取法颜真卿、李禾阳。兼能画山水、梅竹。著有《留春草堂集》。《留春草堂诗抄》凡七卷,收入作者乾隆四十七年(1782)以后所作诗歌计七百三十一首,约十万字。卷首有法式善、吴贤湘《序》,还有曾燠、魏成宪题词。时人评:“其诗标峻旨于风骚,齐逸轨于鲍谢,涉李杜之堂奥,扶欧苏之根柢,云霞蕴其内心,丹青表其真色。”亦是文人题跋惯用浮夸推崇之语,本可为其定评。有嘉庆十九年 (1814)广州秋水园刊本,光绪六年 (1880)重校刊本行世。

《留春草堂诗钞》liu chun cao tang shi chao

Poetry Anthology of Staying Spring Thatched Hall→伊秉绶 (Yi Bingshou)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