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体避孕药和其他药物的相互影响
有些药物会对甾体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发生干扰作用,或者由此而引起一些副作用。反之,甾体避孕药对某些药物也会发生不利影响而降低疗效。在对甾体避孕药的长期观察研究中,这个问题已经引起重视。
影响甾体避孕药避孕效果的药物 已知以下几种药物会影响甾体避孕药的避孕效果:(1)抗结核药物: 在服用甾体避孕药时,应用利福平进行治疗,可使阴道不规则出血发生率增加,并易导致避孕失败。利福平能诱导肝脏微粒体酶,加速甾体避孕药在体内的代谢。服用利福平者,放射性炔雌醇从血浆中消除的速度增加。正常人炔雌醇在血浆中半衰期为7.5±1.7小时,而经利福平治疗后,半衰期仅为3.3±0.9小时。此结果提示,以利福平治疗的病人,造成甾体避孕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其中雌激素成分代谢加速。但另有证据表明,利福平也可能加速孕激素化合物的代谢。因此,服用利福平时,最好不采用甾体避孕药避孕,若要用甾体避孕药,也应采用较大剂量的避孕药,否则容易失败或提高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
(2) 抗癫痫药: 包括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去氧苯比妥等,均为药酶诱导剂,可促进甾体激素避孕药的代谢。如服避孕药者同时应用抗癫痫药,则阴道不规则出血率和避孕失败率均较高。患癫痫之妇女以苯妥英钠治疗,结果血浆中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能力显著增加。由于某些孕激素如炔诺酮、18-甲基炔诺酮等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有高度亲和性,抗癫痫药增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必将导致循环中游离孕激素水平的降低。
(3) 抗生素: 同时服用甾体避孕药和抗生素 (如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有可能引起避孕失败,并增加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合成雌激素和孕激素与葡萄糖醛酸在肝脏中结合,并从胆汁排泄。在肠道内,甾体激素结合物又经葡萄糖醛酸酶水解而被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排泄减慢。由于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是葡萄糖醛酸酶的主要来源,服用抗生素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从而干扰甾体激素结合物的水解和肝肠循环,使甾体激素排泄加速,其在血浆中的浓度降低。
(4) 镇痛药和安定药: 服用甾体避孕药的妇女,如果同时服用非那西汀或吡唑酮类等镇痛药,氨甲丙二酯(眠尔通)或利眠宁等安定药,均可导致避孕失败,并使阴道不规则出血率增加。它们可能是微粒体酶的诱导剂,从而增加避孕药的代谢速度。
(5) 其他: 克霉唑在动物实验中是一种强效的酶诱导剂,可能使避孕药进一步代谢和失活。抗腹泻药物中的高岭土,有可能干扰口服甾体避孕药的吸收,也应加以注意。
甾体避孕药对一些药物的影响相反, 甾体避孕药可对以下一些药物产生有害影响:
(1)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包括凝血酶原、血浆凝血因子VII、X的合成,而发挥抗凝血作用。而甾体避孕药可使上述凝血因子浓度增加,并使抗凝血酶III时间缩短,因而降低了抗凝血药的效果。
(2) 抗抑郁药: 用甾体避孕药的妇女,对丙咪嗪有相对的耐药性,并易发生毒性副作用,如昏睡、恶心、头痛等。因丙咪嗪在体内需代谢形成N去甲物后,才发挥抗抑郁作用,甾体避孕药则可抑制丙咪嗪的代谢。
(3) 降压药: 口服甾体避孕药,由于增加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因而可以对抗降压药,并加重高血压病。但停用避孕药后,其影响可在3~6月内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