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肉、画骨画肉与画骨,是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提出的美学观点。说的是艺术美创造过程中的规律问题。 《丹青引》诗说:“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以弟子韩干作为曹霸的陪衬。这里的“画肉”,指描摹马的外在形态;“画骨”,指画出马的内在精神。《荀子·天论》说:“形具而神生。”顾恺之以“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论绘画,他说:“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定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一象之明珠,不若悟对之通神也”(《历代名画记》卷五)。宗炳、张怀瓘等书画理论家亦多涉及“形”与“神”,“形似”与“神似”之间的关系。杜甫在继承前代画论的基础上指出:形似固然也能“穷殊相”,但“形似”毕竟是“神似”的基础和初级阶段,只能形似而不能神似,其结果必然画不出马的内在精神,只能使“骅骝气凋丧”。对曹霸画马能“画肉”“画骨”神形兼备的赞扬与肯定,正表现了杜甫对这一艺术美创造规律的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