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绝育术
男性绝育术是指利用手术切断、结扎或采用药物、异物、电凝堵塞输精管而达到永久性不育的一种技术。其中输精管结扎沿用最为广泛,近年来,对这项手术技术又有了很多改进。另外,对于输精管堵塞方法,目前也有不少研究。因此,男性绝育术已形成输精管结扎和输精管堵塞两个方面。
输精管结扎术的实验工作始于十九世纪初期。1884年Brissand于动物实验及1921年Sinumonds于尸解时均发现,输精管结扎切断后,睾丸组织并不退化,生精上皮继续能产生精子,附睾由于大量精子积聚而增大。1965年蚌埠医学院用狗做实验观察,输精管结扎后初期,前列腺和精囊上皮均有轻度增生,睾丸间质细胞也有增生现象。3个月后即恢复正常。同年黑龙江省立医院测定输精管结扎后的精液中果糖含量,发现并不减少,且睾丸分泌雄激素功能不受影响,因此,这种手术并不影响性功能与第二性征,是一种可取的绝育方法。
自输精管结扎术创用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手术技术上并无多大突破,常规作阴囊切口,输精管钳取和切除一小段输精管并结扎的方法。1957年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为了提高输精管结扎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简便手术过程,医务工作者为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通过1964、1972和1977年三次全国性计划生育技术措施交流会,总结与归纳了不少新的输精管结扎新技术,包括钳穿法、直视钳穿法、针挑法、穿针引线法和注射针头固定法等,各种方法都有独特之处,其共同点是不用作切口,具有损伤小、操作简易、安全有效与便于推广的优点。
输精管堵塞方法种类很多,目前应用的大多属于不可逆性输精管堵塞法,也即是通过堵塞后达到永久性绝育,包括用电凝术烧灼输精管内壁引起狭窄梗阻,采用3.6%甲醛、90%乙醇混合液注入输精管引起化学性狭窄堵塞,特别是1972年我国四川省应用“504”石炭酸合剂注入输精管的粘堵阻塞,迄今已累计5万余例,效果达94%以上。另外,还有采用银、钽等制成的微型夹子,钳夹阻塞输精管的方法。1974年我国陕西渭南地区曾采用银夹阻断输精管,成功率为91.6%。至于采用丝线、细铜线、银线、不锈钢线、尼龙线、塑料小珠、硅条等置入输精管堵塞或在输精管上装置可复性器械的可逆性输精管堵塞法,目前多半停留于动物实验阶段,效果不甚满意,尚不能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