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乳房发育症
男子乳房发育症是指男性乳腺组织有过度发育。正常情况下,男子乳腺仅有少数不发育的乳腺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外表平坦,乳头小而不发育。男子乳房发育症患者,乳房有不同程度发育,从外表上看,可从轻微隆起到同于成年女性乳房。特点是乳腺组织和结缔组织只呈同心性增大,伴乳头增大,乳房局部胀痛和乳晕色素增深。通常为两侧性,但单侧性也不少见。组织变化大致可分为二类:
❶乳腺导管数量增加,导管周围水肿,含有较多的纤维母细胞性基质和脂肪组织;
❷导管扩张伴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增殖,无脂肪组织和导管周围水肿,结缔组织不明显,男子乳房发育在开始发现的数月内,组织变化一般属于前一种,病程超过一年以上者,组织变化可能属于后一种。前一种变化可逐步萎缩或发展为后一种类型,后一种变化一般不容易消失。本症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二大类。
生理性男子乳房发育 多见于新生儿期、发育期和中年后期的男性,新生儿乳房增大,大约与母体胎盘产生的雌激素影响有关,一般能自行消失。发育期或成年期发生者较多,发生率约为50%左右,大多程度较轻,少数病例乳房可大而疼痛。发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可能是男孩在青春期性激素变化迅速,在一定时期内雌激素和雄激素可发生比例失调,有些病例在临床上出现乳房发育时,性激素的比值可能已恢复正常;另一种可能是青春期儿童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这种生理性乳房发育,大多可目行消退,一般不超过3年。中年以后的乳房发育大约是由于睾丸分泌功能开始减退,血浆雌激素含量相对偏高,雄激素和雌激素二者之间又可出现比例失调,引起乳房发育,不过比较少见。
病理性男子乳房发育症
❶睾丸病变: 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最常见于Klinefelter综合征,病人有小睾丸,睾酮分泌相对偏低,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表现为类无睾症体型伴乳房发育等。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性染色体为男性,乳房发育明显,乳腺发育的主要原因是乳腺组织对雄激素不敏感。其他如Reifenstein综合征(也称不完全性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和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等,一般都同时有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但乳房发育也可见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睾丸功能减退患者,如Kallman综合征,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等,可能与雄激素分泌不足有关。此外,睾丸精原细胞瘤、睾丸畸胎瘤、睾丸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肿瘤、间质细胞瘤等也可出现男子乳房发育。
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乳房发育原因可能是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增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增加,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使泌乳素分泌增多,后者可能是引起乳房发育和泌乳的一种原因。
❸肾上腺女性化肿瘤,极少见,往往在雌激素分泌增多的同时,17-酮类固醇也可同时升高。
❹各种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雄激素大多偏低,可导致男子乳房发育的产生。
❺肝硬化患者由于雄激素降解减少,转化为雌激素增多,另一方面,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增多,此种结合蛋白和睾酮的结合能力超过雌激素,同时血内白蛋白含量减少,均可使游离雌激素含量增多,引起乳房发育。
❻各种原因(包括慢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营养不良,在补充营养后,可出现男子乳房发育。大约是因为营养不良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而重新恢复营养时,促性腺激素分泌可增多,从而发生乳房发育。
❼下丘脑、垂体和松果体等部位的肿瘤都可因激素分泌异常导致乳房发育。
❽支气管癌肿也可引起异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乳房发育。
❾各种可能引起乳房发育的药物,如雌激素、雄激素 (在体内可转化为雌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烟肼、氯丙嗪、甲氰咪胍、甲基多巴、灭吐灵、洋地黄及洋地黄毒苷、吩噻嗪类药物,灰黄霉素以及三环类抗扰郁药等。
❿糖尿病:可因雄激素和雌激素间比值失调,雌激素相对升高,引起男子乳房发育和阳萎等各种女性化特征。
对男子乳房发育原因的诊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❶仔细检查乳腺发育情况,排除因脂肪堆积、乳房肿瘤以及乳腺纤维囊肿等病变引起的乳房增大;
❷仔细询问病史,排除各种因生理和药物引起的因素;
❸了解是否有过营养不良或严重慢性病变后营养好转的病史;
❹检查有无睾丸增大、萎缩或有无睾丸肿瘤;
❺检查是否有肝脏疾患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
❻必要时测定血或尿内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睾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泌乳素等;
❼警惕男子乳房发育可能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之一,特别是支气管肺癌。治疗方法应根据发病原因作出选择,如为生理性,一般无重要意义,大多能自然缩小;如为药物引起,停药后可望逐步好转。对不是重要疾病引起的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者,如乳房增大过于明显,可对肿大的乳腺组织进行手术切除;对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乳房发育,应针对其原发疾病进行必要的治疗,尤其是恶性肿瘤引起者,应及早根除肿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