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电诊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电诊断

电诊断

应用电流刺激神经或肌肉,据其反应判断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电诊断,或称电刺激式诊断。电诊断所研究的对象是运动与感觉神经系统。通过电检查可以判明下运动神经单位疾病的程度、范围与部位;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瘫; 鉴别神经与肌肉疾病,确定上、下神经元功能状态,以便对治疗、预后提出较为确切的意见。在鉴别瘫痪性质、神经受损程度及恢复时间的预后上,电检查优于并早于一般临床检查。
1883年Erb运用感应电与间断直流电于临床,以判定某些神经肌肉疾病。1901年Weiss发现组织反应不仅决定于刺激强度,而且与刺激作用时间有关,从而提出反应的强度-时间关系曲线。1907年Lapicque强调刺激的时间因素,提出基强度、利用时与时值概念。1916年Adrian将强度-时间曲线,1923年Bourquignon将时值先后用于临床。后人运用Bordet提出的适应机能概念,发展了适应比率与直流强直比率。1936年Hill提出强度-频率曲线,以确定神经-肌肉组织的良性刺激频率。我国学者候宗濂曾提出标准时值。在电诊断研究上,我国理疗工作者也作过富有成果的努力。近年国外有的学者提出用中频电流作电诊断。
电刺激式电诊断是应用不同的电流参数以说明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是一种机能诊断,只能相应地推论神经肌肉组织的解剖组织学状况,不能直接作出其判断。神经肌肉在正常情况下,表征其兴奋性、传导性、机能灵活性、适应机能等的刺激电流参数大致是恒定的,但当神经肌肉功能受损时,刺激电流参数也将产生改变,根据这些参数的改变情况,可以分析出功能受损程度,从而作出预后判断。为此,首先应对这些刺激参数有所了解。常用的参数有:
❶刺激强度: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组织兴奋,引起兴奋反应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值。阈值是兴奋性的指标,引起兴奋所需的阈值低,表示组织兴奋性高,反之为兴奋性低。阈值以mA或V计量。
❷强度变率:即刺激强度变化速度。变化速度很慢,即使刺激强度很大也不能引起兴奋。为易于引出兴奋,要求刺激强度变率大。变率以mA(V)/S或以电流(压)升至幅值的时间(ms或μs)计量。方波的强度变率大,而三角波强度变率较小。
❸刺激作用时间:必须达到或超过膜电位下降到足以激活钠载体的时间。作用时间过短,即使刺激强度很大,也不能引出兴奋。
❹刺激重复频率: 单个刺激只出现一次兴奋,而重复刺激将出现持续兴奋,出现肌肉强直收缩,其收缩力为单收缩的数倍。每一神经、肌肉组织各有其最佳频率(良性频率)。良性频率刺激将产生最迅速而完满的收缩,且所用电量较低。
❺极性因素:电刺激阈值与极性有关,阴极刺激所需电量较小而阳极所需电量较大,形成CCC(阴极通电收缩)>ACC(阳极通电收缩),在病理情况下可产生改变,出现ACC≥CCC。运动点 较浅层的神经与肌肉在体表上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区域最易受激兴奋。此处所用电量最小,而收缩最完满,称为运动点(动点或刺激点)。对于运动神经,其最易受激区即该神经行走中最接近体表的区域,一般有2~3cm长,称为神经运动点(线);对于最浅层的肌肉,其最易受激区为支配该肌肉的神经纤维进入肌肉后轴索末端反复分支的高密度终板带,一般接近于肌腹中部,有些肌肉有两个运动点。对于第二层肌肉,其运动点为该肌被表层肌覆盖的空隙区,一般在肌腹远端。前人已将人体常用运动点绘制成图。由于个体变异较大,故此类图仅供参考。重点在于熟悉神经肌肉解剖,并善于与健侧对比。
电极与方法 电诊断检查时有单极与双极法。单极法时使用一只手柄间断点状电极,直径0.5~1cm。金属外面应包以吸水织物,浸以常水或淡盐水,在神经或肌肉运动点上进行刺激。刺激肌肉运动点称为直接刺激,刺激神经运动点称为间接刺激。辅极取50~100cm2衬垫电极,测上肢或躯干时放颈背部,测下肢或腹部时放腰荐区。双极法系用一手柄间断双头点状电极,双极置同一肌肌腹的两端。单极、双极按具体情况选用。电诊断时以目测肌肉收缩,要求以刚可察及的肌肉最小收缩为度,否则将明显影响阈值。测定时室温不宜低于20℃,以利于病人肌肉完全放松,室内光线应明亮,但避免直射强光。检查时电极压力不宜过重与移动。病变严重肌肉易于产生疲劳,故测定时应迅速准确。多次重复刺激时,中间宜休息5~10分钟。
常用电诊断法有:
❶直流-感应电检查法。
❷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法。
❸时值测定法。
❹强度-频率曲线检查法。

☚ 淡泉疗法   直流-感应电检查法 ☛
000155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