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表述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收入与其源泉的公式。即资本—利润(或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由法国庸俗经济学者萨伊首先提出。认为资本家的利润(或利息)、地主的地租和劳动者的工资是由资本、土地和劳动分别产出。模糊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讥之为“三位一体公式”。
三位一体公式
马克思对萨伊建立在生产三要素论基础上的分配理论的讥称。这一理论试图说明,生产各要素在劳动过程中所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及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求状况,相应地决定了生产要素所有者各自的收入。概括地说,即劳动——工资,土地——地租,资本——利息。萨伊认为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 (土地) 是生产的三个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三者协同作用,相互提供它们的生产性服务,从而共同创造了物品的价值。因此,每一要素都应当从生产的总价值中得到其相应的合理的报酬,即与每一要素自己所创造的那一部分价值相等的报酬。萨伊还认为由于市场上“三要素”的供求对于它们的价格产生作用,每一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也必然和它所创造的价值趋于一致。由此他得出结论: 工人得到了等于他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工资,资本家得到了等于资本所创造的价值的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等于土地所创造的价值的地租。马克思借用基督教义中把同一上帝区分为“圣父、圣子、圣灵”这个“三位一体”的说法,讥称萨伊的上述观点为“三位一体公式”。萨伊这个观点被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继承。例如边际学派的归算分配论就是以此为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