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电击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电击死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丧失而死亡。常见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意外事故。亦见于自杀,用电流他杀的较少见。电击死尸体现象与窒息死相似,尸斑呈紫红色,瞳孔散大,心、肺、消化道粘膜和浆膜下有出血点。动脉内膜断裂,血栓形成,肌纤维可发生断裂,局部皮肤有电流斑形成,表皮坏死剥脱,有电烧伤和电烙印,皮肤表面有金属微粒沉着。电击死亡原因,是呼吸中枢抑制或呼吸肌强直性收缩,造成窒息死亡;心室肌发生纤维性颤动而心跳停止;电休克。鉴定电击死时,应注意结合现场情况和案情。

电击死

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机体,造成组织损伤,心脑等器官功能障碍而导致的死亡。电击死的死因多数是由于呼吸麻痹,这种呼吸麻痹可因呼吸中枢受损或呼吸肌痉挛而引起。另外,电流作用于心脏,诱发心室纤颤也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电流对机体的作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1) 电流强度: 它标明单位时间内通过机体的电量多少。电流越强,对机体的损害越重。(2) 电流性质: 通常电压在500V以下时,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性大。(3)电源与机体的接触情况: 接触越紧密,通过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机体的损害也越大。双极接触比单极接触危险性大。(4) 电流作用时间: 电流作用时间越长,通过人体的电流量越大,危险性也越大。电击时,造成人体损害的原因主要是电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电流烧伤和火焰烧伤,因此,电击死者常表现出相应的尸体征象,如电流斑、电烧伤、皮肤金属化,以及内脏器官损伤和组织化学改变等。电击死多数为意外事故,偶可见他杀和自杀。

电击死

人体接触人工电流造成的死亡。电流接触皮肤可形成电流斑(直径6—8毫米的灰白色圆形坚硬小斑,中央凹陷,无炎症)。强电流烧伤可以使组织炭化,甚至骨质熔化。多为灾害事故,也可见于自杀或他杀。

电击死

电击死

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的损伤,称为触电或电击伤。因电击伤而致死者,称为电击死。触电多发生在下列两种情况:一是机体直接与低压或高压电源接触;另一种是机体处于高压电或超高压电的电场中,机体本身虽未直接接触电源,但电流可先击穿空气或其他介质,再进入机体,产生触电现象。
电流对机体的损伤取决于电流的强度、性质、电流与机体的接触情况、电流的作用时间、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以及机体的机能状态等。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同时存在时,可影响电流效应,改变电击伤的严重程度: 如在特定条件下,接触低压电源可导致死亡,而在另外一些条件下,与高压电源接触不一定发生死亡; 同样的电流强度,健康人接触可以不死,而体弱有病的人接触后发生死亡。
人体对交流电较直流电敏感约4~6倍,通常交流电的电流强度为70~80mA时,对人体就具有危险,且可致死;而对直流电强度达到250mA仍可耐受、不至损害。按欧姆定律,电流强度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电压越高,电流越强;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弱。家庭和工业用电,一般为110V或220V的低压电流。也有些工业用电,电压稍高,如重型起重机、汽车马达、电炉等的电压是380~660V。高压电与低压电的分界是1000V。高压电通常是指1000V~1000KV的电压。在电压500V时,交流电与直流电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大致相同。500V以下,如110V、220V,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500V以上交流电的损害作用逐渐减少;而直流电电压愈高,电解作用愈强,组织损伤也越严重。就电流频率来说,15~150Hz交流电的致病作用强,50~60Hz的交流电危险性尤大。这是因为:
❶这种频率的交流电通过机体时,细胞内的离子随着交流电的频率往复运动的速度正好在细胞内来回一次,使细胞受到骚动和破坏;
❷这种频率的交流电与机体组织(特别是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性节律相符,能引起心肌纤维性颤动。
人体组织电阻,视组织水份含量而异。皮肤、骨、软骨、毛发的电阻最大,脂肪、神经、肌肉次之,心、脑、血液和体液的电阻较小。皮肤电阻的大小与皮肤表皮角化层的厚薄、干燥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皮肤电阻约为500~400,000Ω。面部、前臂、股内侧等处皮肤较薄,电阻较小;手掌皮肤厚,电阻可达400,000Ω。干燥皮肤的电阻达8000~400,000Ω,而潮湿皮肤电阻仅500~5000Ω。当皮肤电阻为1200Ω时,110V的交流电可致死; 而在皮肤电阻降至300Ω时,仅30V即可致死。
电击死常发生在与高压电源的导体接触时,高压电可在皮肤与电源间形成电弧,引起严重的电击伤。电弧的温度可高达4000℃。形成电弧的距离与电压有关。电压愈高,形成电弧的距离也愈大,如1000V电压形成的电弧距离约数毫米; 5000V—1cm;20KV—6cm;40KV—13cm;100KV—35cm。当机体与导体密切接触时,大量电流进入机体,即使是110V的低电压也可致死。接触面小,可引起皮肤小孔状烧伤,深达组织,导体与机体间接接触时,有时也可致死。电源与机体接触有两极性接触与单极性接触之分,前者比后者危险,但日常生活中以单极性接触为常见。电流的作用时间越长,电击伤越严重。如高压电流作用于机体的时间小于0.1秒时,不引起死亡,但作用1秒钟,则将引起死亡。电流通过心、肺与脑时最危险。电流从一只手进入,另一只手出来,或从手进入(特别是左手),足部出来,常通过心脏与肺,因而死亡率高。机体的机能状态与电击伤也有关系:受热、受冷、失血、疲劳、疼痛、神经质、恐惧、某些内分泌与心血管系统疾患等均能使机体对电刺激的敏感性增高,而睡眠、麻醉能使机体敏感性减低。
电击死最常见的是触电后立即死亡,其次是触电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后死亡;少数是触电后昏倒,不久苏醒,后又死亡。电击后常发生假死,即所谓“电流性昏睡”,表现为呼吸停止,如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可挽回生命。电击死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室纤颤与呼吸麻痹。前者通常由低压电流引起,后者最常见是由高压电流所致。继呼吸麻痹后,发生呼吸肌收缩与急性窒息,高压电流通过心脏时,可引起心脏骤停。此外,高压电流电击伤时,可引起广泛的电烧伤,伴继发性体克。
尸体检查 皮肤改变: 在电流入口与出口处可发生电流斑。电流斑是电击伤的特征性变化,它多发生在电极接触面小的情况下,若接触面宽而又紧密,一般不发生电流斑。电流斑如帽针头至豌豆大,圆形或卵圆形,呈白色、灰白色或灰黄色,质硬而干燥,中央凹陷,边缘隆起,形似火山口,中央凹陷部的形状与导体接触面形状相似,由此可推断致伤导体的形状。有时在电流斑周围绕以一红色充血区,并有水泡形成。若皮肤与导体接触不完全,或电击时受害人曾移动过,则电流斑的形态发生改变,有时呈不规则形。电流通过四肢时,因肌肉强烈收缩,膝、肘等关节可屈曲,电流可跃过这些关节(如从前臂跳到上臂),形成“跳跃性伤口”。
电流斑部位的表皮各层,表皮与真皮之间常有许多空隙形成。表皮角化层与透明层肿胀、分裂。电流斑中部表皮脱落,伤面常有金属碎屑沉积。由于电流作用,细胞发生极性化,表皮颗粒细胞层、棘细胞层、基底细胞层的细胞及细胞核变成细长梭形,细胞长轴与电流方向一致,细长细胞排列成栅栏状或旋涡状。表皮基底层细胞伸长似线,伸入真皮层。真皮毛囊、汗腺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也变细长,汗腺与毛细血管腔消失,变成一个深色无管腔的实体细胞条索。由于热作用,真皮胶原纤维发生凝固性坏死;由于热作用,液体蒸发变成气体,胞浆及细胞核内形成空泡,汗腺导管扩张成空泡状、蜂窝状,甚至发生破裂;组织内出现许多气泡,形成许多空隙,组织无炎症反应。以上改变既可见于生前电击伤,也可见于死后电击伤。
电流出口系因电流的轻度爆炸作用,使组织发生破裂,或由于电火花的穿凿而发生小炭化孔。区别电流入口与出口有时比较困难,一般入口处组织致密,弹力纤维收缩;而出口处组织比较疏松,弹力纤维展平。
由于电极金属蒸发,金属微粒沉着于皮肤,称为金属化。皮肤金属化后呈现不同颜色,若接触铜导体,皮肤呈淡绿色或黄褐色; 接触铁导体皮肤呈灰褐色。用微量化学、发射光谱、扫描电镜以及中子活化法可鉴别金属的种类。交流电电击时,这些金属沉着物可以在两个接触部位存在。直流电电击时,金属沉着物只存在于阴极接触部位。
电流斑上附着的金属碎屑可用Schaffner方法进行检查。其方法是: 将小片滤纸放在0.1%二硫代草二酰胺(dithiooxalsaurediamide)的70%酒精溶液中浸湿,取出令干,另于电流斑上滴加6%硝酸溶液,静待3分钟后再滴加硝酸铜溶液。用上述滤纸吸皮肤上的溶液,并用氨气中和,如电流斑中含铁,则滤纸呈磷铅矿那样的青色; 若含钴一呈褐色;若含镍一呈紫褐色。
电烧伤时也可发生Ⅰ~Ⅳ度的皮肤烧伤,使电流斑颜色变黄,或变褐色,乃至于炭化、发黑,损伤面扩大。若电流作用的时间长,即使低压电流也可引起皮肤及其下方组织烘干,炭化。高压电电击伤时,烧伤更为严重,可以完全掩盖了电流斑。有时使衣服烧着,或撕成碎片,毛发烧燎,骨组织融化,形成所谓的骨珍珠[含Ca3(PO4)2)。电烧伤时,由于组织液急剧蒸发,组织间形成空洞,或产生水泡(电弧可产热700℃)。电击也可引起表皮剥脱与创,也可使受害人所携带的金属物品熔化。
电流引起的内脏损伤: 电击休克立即死亡者,尸体呈窒息死的改变。如心脏、大血管内血液不凝,内脏充血,水肿;心包膜、肺膜下、消化道粘膜、脑与脑膜、眼结膜等处发生点状出血,心肌断裂等。
电流作用于脑组织时,可发生脑撕裂伤,动脉内弹力膜分离、断裂,中层匀质化,外膜增厚,血栓形成。脑组织、第四脑室底、蜘蛛膜下腔出血。神经细胞尼氏小体消失,胞浆内有空泡形成。电流作用于外周神经时,神经髓鞘肿胀,坏死,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亦发生坏死。
电流沿血管走行,血管壁变脆,破裂、出血,有时可形成血栓。电流烧伤时,可引起肌纤维透明性变、坏死、崩解,导致挤压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电流作用于横纹肌后,引起横纹肌收缩、痉挛,以及骨折、脱臼。骨折可引起脂肪栓塞。电流作用于肺后,可引起肺血管扩张、出血,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基底膜肿胀,肺水肿,小叶性肺炎。电流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后,可引起脑垂体与肾上腺出血。电击伤也可引起内脏破裂,尤其是肠破裂。头部电击伤可引起眼部晶体混浊、白内障、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耳鼓膜穿破等。
法医学鉴定 电击伤(死)多属意外。自杀、他杀事件虽也有,但不常见。意外电击伤大多发生在家庭与工业用电时,由于电插头、电线、电器装置损坏,失修,绝缘不良,接错线路。高压电所致的电击伤常由于直接碰到高压电线而发生;湿的风筝绳子或金属桅杆触碰高压电线;攀登支持高压电线的铁塔,打铁钎入地下碰到高压电线;摔倒在电铁轨上等也可引起高压电电击伤。触电自杀者多以手接触电源;坐在洗澡盆中将电炉放在澡盆中通电;把电线一端绕在手腕上,另一端接通电源; 利用黄铜碟子、镍币、铰链、铁板等金属物品作为电极,将电极一端放在心前区,另一端放在背部进行两极通电等。他杀触电例子较少,方式与自杀触电、意外触电相似。
鉴定电击死案件时应注意:
❶现场勘验时会同有电学知识的人一起寻找与切断电源,防止再发生电击事故;并检查线路与电器装置有无损坏、失修、线路接错、漏电等现象; 注意尸体与电源的关系。
❷详细检查有无电流斑与电烧伤:电流入口常在手与手指,其次为两上臂、两前臂、左股部与左小腿、右股部与右小腿、乳房、面部与头部、胸背部等。出口常在足与手。电流斑是诊断电击伤的重要依据。但电击时,不一定都形成电流斑,没有电流斑时,也不能否认电击伤。
❸综合全部资料、分析案件性质(自杀、他杀、意外)。

☚ 自杀、他杀和意外伤   雷击死 ☛
0000776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