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田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田鼠tiánshǔ鼠的一类,一般体小,毛多为暗灰褐色,多生活在田野里,主要吃草本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对农作物有害。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陸獸部 > 倉鼠科 > 田鼠 田鼠 tiánshǔ 亦稱“嗛鼠”、“鼸鼠”,誤稱“香鼠”。獸名。倉鼠科。其稱始見于先秦典籍。似鼠。肢與尾皆短。耳小,几為毛掩。毛色灰褐或沙黄。口具頰囊,臼齒嚼面呈交迭三角形。掘土,穴生。為農業害獸。主要分布于我國北方。《禮記·月令》:“(季春之月)桐始華,田鼠化為鴽。”《大戴禮記·夏小正》:“正月,田鼠出。田鼠者,嗛鼠也。”《爾雅·釋獸》:“鼸鼠。”郭璞注:“以頰裏藏食。”郝懿行義疏:“嗛與鼸同。按,鼸鼠即今香鼠。頰中藏食,如獼猴然。灰色,短尾而香,人亦蓄之。”按,香鼠即香鼬,屬鼬科,與倉鼠科之田鼠不同。郝氏稱“鼸鼠即今香鼠”,實誤。參見本類“香鼠1”。 鼠类 鼠类鼠(松鼠;田鼠;仓鼠;竹鼠;巢鼠;沙鼠;黄鼠;灰鼠;银鼠;花鼠;飞鼠;跳鼠;豚鼠;姬鼠;麝鼠;鼢鼠;袋鼠;负鼠;石鼠;鼫鼠) 鼩(树鼩;麝鼩) 鼫 鼯(鼯鼠;鼯猴) 鼱(鼩鼱) 鼷 鼪 鼲 鼵 鼦(鼦鼠) 蠝 鸓 鼮 鼢 飞生 ☚ 猴子 家畜 ☛ 田鼠vole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体较小,四肢和尾均短小;眼和耳小;臼齿咀嚼面呈左右交替的三角形。体毛棕黑到沙黄色,腹毛色略淡。营掘土生活,群居。食植物茎、叶及种子、块根等。为害农作物、草原和森林。中国有10余种,如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亦称大田鼠,分布于东北、内蒙古南部、陕西和东南各省区;蒙古田鼠(M.mongolicus),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布氏田鼠(M.brandti),分布于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和河北;普通田鼠(M.arvalis),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为鼠疫、兔热病、李氏杆菌病等病原体的主要携带者。 田鼠vol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