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田承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田承嗣704—778唐代节度使,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开元末为安禄山前锋兵马使,迁武卫将军。安禄山反唐,他为前锋,率兵陷河洛。安禄山死,史朝义再陷洛阳,他为前导,被授为魏州刺史。代宗时降唐,得仆固怀恩力,任魏博节度使。他虽受唐职,而阴图自固,重加税率,修缮甲兵,几年之间,兵至十万;选其精壮万人以自卫,谓之“衙兵”。郡邑官吏,都由他署置,税赋不入朝廷。代宗姑息优容,累加检校尚书仆射、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雁门郡王。大历十年(775年)他煽动相州将吏谋乱,攻洺州、卫州,杀刺史薛雄。唐王朝不得已,下令削官、征伐,他奉表请罪。代宗复其原官。次年,他派兵援助叛将李灵曜,被马燧等击败。他又上章请罪,再得代宗赦免。他占有贝、博、魏、相、磁、洺、卫七州之地,长期割据一方。 田承嗣704—778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世事卢龙军。以豪侠闻名。初为安禄山部将,累功至武卫将军。天宝十四年(775年)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其为先锋,攻陷河、洛。禄山以其能,使守颍川。郭子仪平东都,初以郡降,俄而复叛。唐军围邺,他自颍川来援安庆绪。史思明再陷洛阳,复为前导,伪授魏州刺史。史朝义败亡,遂与张忠志、李怀仙、薛嵩等降。仆固怀恩奏为莫州刺史,三迁至魏博节度使。既得志,即计户口,重赋敛,厉兵缮甲,扩充兵力,自署官吏。所得赋税,皆私有之,成为河北割据势力。大历八年(773年)相卫节度使薛嵩死,其弟㟧为留后,及用李承昭代嵩,㟧率众归之。十年,煽动相州将吏谋乱,乘机遣其将卢子期攻洺州(今河北永年),杨光朝攻卫州(今河南汲县),杀刺史薛雄。使其大将割耳剺面,请其为帅。朝廷下诏数其罪,因遣牙将郝光朝奉表请罪,乞束身归朝。代宗仍厚待之。十一年,汴将李灵曜据城反叛,求救于魏博镇,因令从子田悦率众三万援之。为唐将马燧、李忠臣击败,田悦仅以身免,兵士死者十七八。明年,复上书请罪,又赦之,复其官爵。仍据有火、博、魏、卫、相、磁、洺等七州,复为七州节度使。赐铁券,子弟皆仍故官。十三年九月死。 田承嗣704—778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初为安禄山部将,任武卫将军,安史之乱中为前锋,两次攻陷洛阳。代宗时背史朝义降唐,由郑州刺史升至魏博节度使。他割据河北,在统治区内征收重税、扩充兵力、署置官吏,使魏博镇成为势力最为强大的藩镇之一。大历十年(775年)兼有贝、博、魏、相、卫、磁、洺七州,曾两度叛乱。死后侄田悦继领节度使。 田承嗣704~778唐代将领。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初为安禄山部将,累功至武卫将军。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反于范阳,以其为先锋,攻陷河、洛。代宗时,史朝义败亡,遂与张忠志、李怀仙、薛嵩等降唐。仆固怀恩奏为莫州刺史,三迁至魏博节度使,成为河北割据势力。大历十年(775年),煽动相州将吏谋乱,乘机遣其将卢子期攻洺州(今河北永年),杨光朝攻卫州(今河南汲县),杀刺史薛雄。朝廷下诏数其罪,因遣牙将郝光朝奉表请罪,乞束身归朝。代宗仍厚待之。十一年,汴将李灵曜据城反叛,为唐将马燧、李忠臣击败,复上书请罪,又赦之,复其官爵。仍据有火、博、魏、卫、相、磁、洺等七州,复为七州节度使。十三年九月卒。 田承嗣704—778唐藩将。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开元末,为安禄山前锋兵马使,以俘斩奚、契丹功,累迁武卫将军。安史之乱中,为叛军前锋,两陷洛阳。代宗时降,授郑州刺史,升魏博节度使。外名为唐臣,暗中割据,重加税率,修缮兵甲,扩充兵力,郡邑官吏,皆自署置。大历十年(775),兼有贝(今河北清河)、博(今河北聊城)、魏(今河北大名)、卫(今河南汲县)、相(今河南安阳)、磁(今河南磁县)、洺(今河北永平) 等七州,复为七州节度使,“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曾两度叛乱,河北三镇中最跋扈者。 田承嗣704—778唐藩镇割据者。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初为安禄山部将,任武卫将军。安禄山叛乱,为前锋,两次攻洛阳。安史失败后降唐,由郑州刺史升至魏博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雁门郡王。征取重税,扩充兵力,自署官吏,割据一方。大历十年(公元775年), 兼有贝、博、魏、相、卫、磁、洺七州。曾两度叛乱。 田承嗣704—778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原为安禄山部将。代宗时降唐,官至魏博节度使。在辖境内,横征暴敛,修缮兵甲,扩充兵力,自署官员,不向唐廷缴纳赋税,并曾两度公开叛乱。是河北三镇中最跋扈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