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及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及草 【概况】: 异名 黑耳草(西藏),肝炎药(云南),小儿肿消(四川)。 基源 为龙胆科花锚属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花锚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2种,均入药。 原植物 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H.vaniotii Lévl.)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5~60cm。根具分枝,黄褐色。 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具分枝。基生叶椭圆形,长2~2cm,宽5~15mm,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渐狭呈宽楔形,全缘,具宽扁的柄,柄长1~1.5cm,叶脉3条;茎生叶卵形,长1.5~7cm,宽0.5~3.5cm,先端圆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脉5条,无柄或茎下部叶具极短而宽扁的柄,抱茎。 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花梗长短不等;花4数,直径1.0~1.5cm;花萼裂片椭圆形,长4~6mm,宽2~3mm,常具小尖头,具3脉;花冠蓝色或紫色,花冠筒长约2mm,裂片卵圆形,向外水平开展;雄蕊内藏,花丝长3~5mm,花药卵圆形。蒴果宽卵形,长约10mm,直径3~4mm,淡褐色;种子褐色,椭圆形,长约2mm,宽约1mm。 花果期7~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2卷.292页.图版48∶3~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4100m高山林下及林缘、山坡草地、灌丛中、山谷水沟边。分布于中国辽宁、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青海、陕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及西藏。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原苏联也有分布。 。【化学】:含1,7-二羟基-2,3,4,5-四甲氧基 还含两个新的咄酮-O-葡萄糖甙,分别为2,3,7-三甲氧基 从全草还分得3种新甙:花锚甙(Haleniaside),去甲氧基花锚甙和2,3,4,5-四甲氧基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95 [2] CA 1990;112∶73823m [3] CA 1990;113∶74762y [4] 植物学报 1987;29(4)∶422 。【药理】: ❶ 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大白鼠sc四氯化碳5ml/kg剂量,制成肝损伤模型,分别ip黑及草煎剂,剂量5ml/kg(相当生药5g);ip总甙,50mg/kg和花锚甙注射液(即黑及草甙)30mg/kg,共11d,d12处死进行检查。 结果3组的肝脏组织均表现出脂肪变性减轻和肝细胞再生活跃。煎剂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核糖核酸含量增多,肝细胞内的糖元也大量增加,总甙组糖原也增加,而花锚甙治疗组则作用不明显。总甙治疗组核糖核酸含量增加,花锚甙治疗组增加尤其明显,提出花锚甙是使RNA含量增加的主要有效成分[1]。 ❷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花锚有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调节体液免疫的作用,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阳虚模型小鼠有提高其体液免疫的作用,使降低的血清溶血素及脾细胞免疫溶血活性提高到正常水平[2]。 毒性 急性毒性:ip花锚煎剂的小鼠LD50为21.4g/kg,ig剂量至100g/kg,无死亡。亚急性毒性:大白鼠每天给予2g生药(两倍治疗量),给药2mo后与对照组比较。 体重、转氨酶活力测定及肝脏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差异。另取大白鼠,每天ig花锚煎剂40g/kg(8倍治疗量),共2wk。 实验结束后,观察血象、肝功能、心、肝、肾的组织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花锚煎剂在8倍治疗量下,口服给药对血液系统及心、肝、肾无明显毒性。 致畸和致癌试验均为阴性。其它对家兔、犬等的心电图,呼吸血压和平滑肌均无明显影响[1]。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4;15(10)∶34 [2] 青海医药杂志 1986;(3)∶17 。【药性】: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苦。” 功效 疏风,清暑,镇痛。 主治 《贵州民间药物》:“治风热头晕,炖肉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4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贵州草药》:“治中暑腹痛:黑及草30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