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训练
在教练员指导下,按计划系统地进行身体练习,不断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教育过程。任务是:
❶增强运动员体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❷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
❸培养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提高独立参加训练和比赛的能力;
❹提高思想水平,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训练内容:基本内容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恢复训练、理论教育和能力培养等。
❶身体训练是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和柔韧等身体素质。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一般身体训练是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和方法,保证运动员的健康,改造身体形态,提高各器官的机能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为进行专项身体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专项身体训练是采用专门性运动手段和方法,发展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改善身体形态,使之符合专项发展的需要,以掌握专项技术和战术。
❷技术训练是掌握现代田径运动技术和正确组织运动训练的主要方法。田径运动各项技术是合理利用内力和外力,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动作体系。各项技术都是运动员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能力,按照项目的规格和要求表现出来的。先进运动技术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技术的提高又是无止境的,所以,技术训练要贯穿训练工作的始终。在技术训练中要重视基本技术,并结合个人特点,使之形成独特的技术风格。
❸战术训练是为充分发挥能力,争取较好成绩而采用的方法。径赛、田赛和全能项目都有不同的战术,合理运用战术能充分利用体力、精力,充分发挥专项技术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在平时训练中,应当提高运动员正确分配体力和精力的能力,并根据现场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径赛项目战术训练主要是合理分配跑的速度、体力,以及合理运用外界条件,如场地、气候、风向和风力等。田赛项目的战术训练是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稳定性。
❹心理训练是对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调节施加影响的方法。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分配体力和执行战术,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下进行的。所以,心理因素对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心理训练有模拟训练、自我放松、协调呼吸和念动训练等。
❺恢复训练是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采用的消除疲劳的方法。恢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较好地完成新的训练和比赛。
❻理论教育和能力培养是指教练员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运动员专业理论水平。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如制定训练计划,进行思想教育,组织训练课,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竞赛,担任裁判和总结训练工作等能力。训练方法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分解法、持续法、重复法、间歇法、变换法、循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训练任务、场地、气候条件和运动员的水平灵活地运用。为了对运动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科学训练,必须制定训练计划。计划要根据训练的目的任务、训练年限与时间、运动员的基本条件、前一阶段训练情况等制定。训练计划包括:多年、全年、周、课、短期集训等计划,另外,训练日记和教练员日记也属训练计划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