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田弘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田弘正764—821

唐代将领。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字安道,本名兴。田承嗣侄。幼通兵法,善骑射。曾任衙内兵马使、同节度副使,封沂国公。田季安(田承嗣孙、田悦子)死,田怀继立,牙兵不服,拥他为魏博节度使。他尊唐室,避奢侈,得众心。唐宪宗任他为检校工部尚书兼魏博节度使。裴度、李愬平蔡州吴元济,他遣兵助战。后又逼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平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叛乱,以功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转任成德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庆元年(821年)为原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所杀。

田弘正764—821

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侄。本名兴,字安道。幼通兵法,善骑射,承嗣爱之,以为必兴吾宗,名之曰“兴”。田季安时,任衙内兵马使、同节度副使。季安忌其于军中威望,命出为临清镇将,并欲以罪诛之。他假装瘫痪得免一死。元和七年(812年),季安死,其子怀谏年幼无知,政事悉委于家奴蒋士则,数以爱憎移易将校,军士哗变,杀死蒋士则等十余人,拥立他为节度留后。万与军士相约,举魏博六州之地,听命于朝。宪宗美其诚,诏检校工部尚书,充魏博节度使。十年,遣子布以兵三千,帮助朝廷讨伐吴元济。后又逼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并出兵讨平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叛乱。元和十五年(82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穆宗令其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观察等使。因与成德军素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博军二千为卫从。因朝廷不给魏兵粮饷,归魏兵于魏州。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镇军夜变,乃与其家属、参佐、将吏三百余口并为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廷凑所杀。

田弘正764—821

唐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侄。本名兴,字安道。原任魏博镇衙内兵马使。元和七年(812年)节度使田季安(田承嗣孙)卒,他为众拥立,始归命于唐,仍被任为魏博节度使。元和十年(815年)他出兵助讨淮西吴元济,后又迫降成德王承宗,进而讨伐淄青李师道,使此数镇复归唐属。元和十三年(820年)移任成德军节度使。次年,被原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所杀。

田弘正764~821

唐代将领。平州卢龙(今属河北)人。田承嗣侄。本名兴,字安道。田季安时,任衙内兵马使、同节度副使。元和七年(812年), 田季安死,其子怀谏年幼无知,军士哗变,拥立他为节度留后。后来,他举魏博六州之地,听命于朝。宪宗诏检校工部尚书,充魏博节度使。十年,遣兵3000人,帮助朝廷讨伐吴元济。后又逼使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归唐,并出兵讨伐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叛乱。元和十五年(82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穆宗令其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成德军节度使。因与成德军有怨,乃以魏博军2000人为卫从。因朝廷不给魏兵粮饷,归魏兵于魏州。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镇军夜变,乃与其家属、参佐、将吏300余口为成德军所杀。

田弘正764—821

唐代节度使。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原名兴,字安道。田承嗣侄。宪宗元和七年(812),魏博镇节度使田季安卒,众拥其掌军,宪宗命为节度使。一改魏博镇五十年来割据专横作风,要求中央选派官吏,行政府法令,向政府输纳租税。同年赐名弘正,先后派兵助讨吴元济、李师道。加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五年,转任成德节度使。次年,为原成德军将领王庭凑所杀。

田弘正

见 田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