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法
玉,许慎《说文》释: 乃石之美者。又名玄真。《名医别录》言: 玉可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久服轻身长年。玉为珍贵之物,历代官廷之中收藏美玉甚多,故于用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唐代王仁裕所著 《开元天宝遗事》 中记载: 杨贵妃身体丰腴,每至夏季特别怕热,口干舌燥,津少咽干,甚至喘息烦满,好像肺也要枯竭一般。于是在御医指导之下,每日含一玉鱼儿于口中,清润凉爽,以解烦渴。又载王莽遗孔休玉说:君面有疵,美玉可以灭瘢。清代西太后即遵此法,每日用短玉棍按摩皮肤,使之气血流通,细嫩无皱。明代陈继儒还在《销夏部》 中记载: 马侍中有一玉精碗,十分珍惜,其宝贵之处,在于以此碗盛水,数日不变味,也极少蒸发,且苍蝇等从不飞近。若有目痛之人,以口含此碗,目痛立去。可见,玉的凉润清火作用之大。据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中记述: 汉武帝就曾取金茎露和玉屑服用,企望达到长生的目的,可见,宫中用玉的历史之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