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用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用典

用典

使用典故,即“用事”、“使事”。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大抵用典之法,在融化剪裁,运古语若己出,毫无费力之痕,斯不受古人束缚矣。正用不如反用,明用不如暗用。或借宾以定主,或托虚以衬实。死事则用之使活,熟事则用之使生,渲染则波澜迭翻,镕铸则炉锤在握。驱之以笔力,驭之以才情,行之以气韵,俾自在流出,如鬼斧神工,不可思议,而一归于天然,斯大方家手笔矣。”参见“用事”、“使事”。

☚ 使事   属对 ☛

用典

见“暗用”。

用典

用典

同“稽古”条。

☚ 稽古   引经 ☛

用典

引用的一种。亦称“稽古”。援引古代的故事或诗文以表情达意的修辞方法。如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典出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引曹操临终前的遗嘱: “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李清照暗用此典,言其夫赵明诚临终无眷念家人的儿女之情。用典起源很早。先秦古书常引言引事,汉代文章用典更多。大多意在言外,透过典故才明白作者本意。但用典过多,则使内容隐晦难懂。

用典

用典yongdian

恰当地引用古籍、经典里的语句、故事或典故。又称引用、用事、援引等。在说明事物的时候,适当征引典籍,能加强说服力和权威性,加深人们对文章的理解。运用故事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也很常见,它能使文章更有情趣,娓娓动听。
用典可分生熟和明暗。生,是指引用一般人不熟悉的、冷僻的典故。熟,则是用一般人熟悉的典故。明引,是读者看得出在用典故,象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暗引,则是让读者看不出在用典故。如郭沫若的《访大柏地》中:“弹洞杏坑留旧壁,诗碑柏地立当场,长虹深幸如相识,彩练横空舞夕阳。”“弹洞杏坑留旧壁”是暗用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中“弹洞前村壁”句,“长虹深幸如相识,彩练横空舞夕阳”是暗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句。暗用典故,要求较高。把典故融化在文章里,不知文中用典的读者可以理解,而知其用典者,更觉意味深长。
一般讲,用典,明用不如暗用,生用不如熟用。用典,尤其是暗用,要特别留心,切忌隐僻,令人不解,难知真意。掉书袋,故意卖弄学问,用典来掩饰内容的弱点是不足取的。

☚ 巧合   通感 ☛
用典

用典Yongdian

恰当地引用古籍、经典著作里的语句、故事或典故,又称引用、用事、援引等。在说明事理的时候, 适当征引典籍, 能加强说服力和权威性;在叙述和描写中用典,可以以少喻多,不但文字精炼,而且寓意深刻。总之,用典用得好,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彩。用典又有生、熟与明、暗之分。生,指引用人们不熟悉、较为冷僻的典故;熟,则是用一般人都熟悉的典故。明,是读者一眼可看出在用典;暗,则是让读者看不出在用典故。在用典中,生用不如熟用,明用不如暗用,但都要注意分寸,熟典用得太多,既会使读者感到在“掉书袋”, 又会暴露出作者古籍知识的 “贫乏”;暗用用得太多,容易使自己的文字离开自己的主旨,而全随着古人走。用典,要适可而止,要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切忌卖弄,以频繁用典来掩饰文章内容的贫乏,更是不可取的。

☚ 设问   拈连 ☛
0000643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