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加以分解,并层层落实到科室、车间、班组和每个职工的经济责任制。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主要是通过落实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改变职工之间不论劳动和工作好坏,一样吃企业“大锅饭”的状况。由于企业内部各个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包括厂级领导经济责任制、职能科室(专业部门)经济责任制、车间经济责任制、班组经济责任制和职工个人岗位经济责任制等几种形式。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内容,核心是一个“包”字。 具体说,它是由“包、保、核”这三个环节组成的。就是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通过纵向的“承包”与横向的“互保”联成一体,并对“包”、“保”的内容按照规定的标准严格考核,形成一套包、保、核的科学方法。 所谓“包”,即层层包干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所分管的业务指标。所谓“保”,即上级保证为下级完成任务提供必要的条件,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相互保证完成协作任务,保证做好服务工作。所谓“核”,即对每个单位、每一岗位、每一职工的“包”、“保”责任严格实行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与经济利益的分配联系起来,多劳多得,奖勤罚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