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脉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散 > 生脈散
生脈散  shēngmàisǎn

散藥。由人參、麥冬、五味三味藥研末而成。人參補氣,麥冬清氣養陰,五味子斂氣,三藥配伍,能補氣陰,使脈復生,故名。主治氣陰兩虧,汗多體倦,氣短脈弱,肺虚久咳。清·汪昂《醫方集解·清暑之劑·生脉散》:“人有將死脉絶者,服此能復生之,其功甚大。”參閲金·李杲《内外傷辨惑論》。

生脉散

《医学启源》卷下方。又名人参生脉散、生脉饮。人参五钱、麦门冬、五味子(原方无剂量)。水煎服。功能益气敛汗,养阴生津。治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口渴,汗多脉虚;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亏,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虚热喘促,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脉细弱。近代用本方制成注射液,治心源性休克。方中人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使气复津回,汗止而阴存。实验研究:对实验性休克有保护、强心、升压作用。并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

生脉散

生脉散

中医方剂名。出自《内外伤辨惑论》。药物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功效:益气生津、复脉敛汗。主治:热病热伤气阴之汗多体倦、气短脉微,气阴耗伤之产后盗汗、头晕耳鸣及疮疡、烧伤等。备注:本方补而收敛,邪盛不虚者忌用。又,本方今已制成冲剂型中成药,或口服液,名生脉饮,主治与散剂相同。

☚ 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 ☛

生脉散powder for restoring pulse beat

中兽医方剂名。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组成的散剂。功效补气敛汗,生津止渴。主治气津两伤。症见精神倦怠、汗多气短、口渴舌干、脉虚等。

生脉散 《医学启源》卷下

【组方药物】 麦门冬1.5克 五味子7粒 人参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3味,长流水煎,不拘时服。
【主要功效】 补肺益气,养阴生津。
【适应病证】 热伤气阴,肢体倦怠,气短懒言,汗多口渴,咽干舌燥,脉微;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干咳少痰,短气自汗,脉虚者。现用于中暑、小儿夏季热、功能性低热及其他发热性疾病而见气阴两伤者。此外,还用于心力衰竭,休克等危急病症。
【临床验证】 1.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西药组治疗13例,死亡7例。中西医结合组(中医措施用本方或四逆注射液)10例,无1例死亡(《天津医药》1973,1:10)。对20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者,用本方注射液后,心肌收缩力增加,能改善泵血功能,并轻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中华内科杂志》1985,11:651)。2.感染性休克:以本方治疗休克114例,其中感染性休克98例。用药5分钟至1小时后开始升压,显效率为71.8%,血压稳定平均时间为17.3小时(《江苏中医》1980,6:24)。3. 心律失常:以本方治疗气阴两虚者心律不齐36例。总有效率83.4%,显效率66.4%(《天津医药1983,1:43)。4.肺心病:从6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析表明,中西结合治疗加用本方能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有一定临床意义(《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1:42)。5.流行性出血热:生脉汤组122例,对照组42例。结果:本方组死亡率1.64%(2例),而对照组死亡率16.6%(7例),疗效明显差异《江苏中医》1983,3:19)。
【方义分析】 此为益气养阴名方。方中人参补肺,生津液,为主;麦门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为辅;五味子敛肺止渴、止汗,为佐。三药合用,共成补肺益气,养阴生津之功。
【实验研究】 1.微量元素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生脉散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三味药含铁量最高;尤其是五味子;其次是锰含量,亦以五味子最高;镍在麦冬中含量较丰富;铜、铬也以五味子含量较高(《中成药研究》1986,8:17)。2.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心电图与组织化学法的实验结果,显示生脉散可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使缺血的心肌以最经济的方式作功,延长心肌的存活时间,这可能与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和离子传递系统,减少心肌对氧和能量的消耗有关,因而本方对心脏复苏具有特殊的“强心效应”(《中华医学杂志》1974,4:246)。3.改善微循环。生脉散注射液可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并能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从而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提供了实验药理学依据(《辽宁中医杂志》1984,2:36)。4.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生脉散能明显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肾上腺中抗坏血酸含量,升高血浆皮质酮浓度(《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1:22)。5. 增强免疫功能:本方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增殖;使巨噬功能活跃;对抗受内毒素毒害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下降;生脉液有抑制IGE抗体引起过敏介质释放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1:22;《中成药研究》1983,10:25;《药学学报》1984,7:23)。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生脉汤”(《丹溪心法》卷一)。又按,《药典》之生脉饮,实即本方之改进者,临床便于服用。

生脉散

生脉散

益气养阴复脉的著名古方。金元医家李东垣创制,可治疗暑热伤气,汗出津亏等证。此方组成极为简法,以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主药,麦冬养阴生津为辅药,五味子酸温收敛耗散之气,三药共奏益气养阴复脉之功。由于此方疗效卓著,能起危重急症,故受到历代宫廷医生的重视,清代太医更是经常用生脉散 (或煎制成饮剂,名生脉饮)抢救濒临死亡的帝后及王公大臣们。如 “同治十三年 (1874年) 十二月初五日申刻,李德立、庄守和请得皇上六脉散微无力,系病久神气消耗,偶因气不运痰,厥闭脱败,急用生脉饮一帖竭力调理”。乾隆、光绪、慈禧、恭亲王、隆裕皇太后等,临终前也都曾使用生脉散抢救。特别是乾隆皇帝晚年退位后,年老体衰,更是经常使用。据清宫有关记录,仅以嘉庆二年十二月底到嘉庆四年正月初二,不过一年出头的时间里,乾隆用生脉饮359次,几乎每日一次。现代研究证明: 生脉散可以治疗心源性休克,有调节血压,强心音,使脉搏有力,四肢转暖的作用,对年老体衰所致的心肌收缩无力,动脉粥样硬化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苏合香酒   香发散 ☛

生脉散

《内外伤辨惑论》方。又名“生脉饮”。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暑热汗多,耗气伤液,症见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或久咳肺虚,气阴两伤,症见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

生脉散

生脉散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人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组成,水煎服。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主治:
❶暑热多汗,耗气伤液,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
❷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细数者。本方尤宜于老年人气阴两虚者。对心功能不足,心律不齐者,亦为良药。

☚ 四君子汤   人参蛤蚧散 ☛

生脉散shēngmàisǎn

又名人参生脉散、生脉饮。见《内外伤辨惑论》。人参、麦冬、五味子。水煎服。功能益气生津, 敛阴止汗。治暑热伤气, 气阴两伤, 汗多体倦, 气短口渴, 或久咳肺虚, 干咳少痰, 短气自汗, 口舌干燥, 脉虚者。制成注射液, 治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塞。实验研究: 对实验性休克有强心、升压作用。

生脉散

生脉散

本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又名生脉汤、生脉饮。方由人参五钱,麦冬、五味子各三钱组成(方中药量根据《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录》方补入)。长流水煎,不拘时温服。现用法
❶汤剂:水煎服;
❷注射剂:每次2~4毫升,肌肉或静脉注射,隔1~2小时注射一次。功能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主治热伤气阴。症见肢体倦怠,气短懒言,汗多口渴,咽干舌燥,脉微者;久咳肺虚,气阴两伤,干咳少痰,短气自汗,脉虚者。
本方所治证属热伤气阴所致。治从益气敛汗,养阴生津。方中人参补肺益气而生津;麦冬养阴清肺而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而生津,收耗散之气。三药合用,以成益气敛肺,养阴生津之功。吴琨《医方考》说:“人参补肺气,麦冬清肺气,五味子敛肺气,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毕矣。名曰生脉者,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故名之。”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疲乏感,增强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等作用,均甚明显;其强心、升压及抗休克作用,尤为显著;并能刺激造血器官以改善贫血;还可以加强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以及对其他非特异性刺激的适应力。本方补气而兼养阴生津敛汗,善治热邪伤气耗津,以及久咳伤肺,气阴两伤者。临床以汗多,气短,体倦神疲,口干口渴,舌红无津,脉微或虚为辨证要点。现临床上除用于中暑、小儿夏季热、功能性低热及其他急性发热性疾病而出现气阴两伤见症者外,还常用于心力衰竭,对抢救休克及心肌梗塞等危急病症,应用尤多。此外,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神经衰弱、气阴两伤型的支气管炎以及肺结核阴虚久咳者,亦可酌情加减使用。若用于脉微欲绝之虚脱证(亡阴),人参的用量必须加大到18~24克,才能奏效。气阴两伤甚者,可选用西洋参。本方有收敛作用,如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津未伤者,禁用本方。
加减生脉散(《温病条辨》卷一) 沙参三钱,麦冬二钱,五味子一钱,丹皮二钱,细生地三钱。水五杯,煮二杯,分温再服。功能凉血滋阴生津。主治太阴伏暑,舌赤,口渴,多汗。
生脉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党参3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300毫升,放冷,加乙醇600毫升,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水适量稀释,滤过,加单糖浆300毫升与防腐剂适量,再加水至1000毫升,搅匀,灌装,熔封,即得。每支10毫升。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三次。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主治气阴两伤,心悸气短,脉微虚汗。

☚ 藿香安胃散   门冬清肺饮 ☛

生脉散

生脉散

本方出自《东医四象新编》,太阴人方剂。方由麦门冬去心10g,五味子5g组成。水煎或细末每次5g温水调服。功能补肺气,生津止渴。主治太阴人中暑、烦渴、注夏病。方中麦门冬补肺和肺,养胃生津;五味子健肺。二药合用,补肺气,养胃生津之功。

☚ 牛黄清心丸   退黄饮 ☛
000214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