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育统计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生育统计 生育统计shengyu tongji有关人口生育情况及计划工作的统计称生育统计,是医学人口统计的重要内容。常用的统计指标有: ☚ 人口素质 优生学的前科学阶段 ☛ 生育统计 生育统计生育统计指有关人口生育情况及计划工作的统计。推行计划生育,有计划地发展人口,使人口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是中国的人口政策。要有效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掌握人口生育情况与生育规律,了解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因此,生育统计是医学人口统计的重要内容。 活产 胎儿产出时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或随意肌收缩等生命现象者称活产或出生。妊娠28周到37周,或产出时体重不满2,500克者称早产。大多数胎儿是单胎,也有少数是双胎或多胎。双胎或多胎产出时如果都是活产,应作二个或多个活产计算。 收集出生资料的主要方法是建立出生登记报告制度。中国规定,凡是出生均应凭接生单位填写的出生报告单及时向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相应部门报告并登记。出生后不久即死亡者,应同时作出生及新生儿死亡报告。出生登记项目应包括婴儿出生日期、地点及接生单位,单胎或多胎,婴儿姓名、性别、胎产次及出生体重,婴儿父母的姓名、年龄、已婚年数、职业及常住地址等。 出生率与生育率 说明活产频度的统计指标有出生率及生育率。 出生率亦称粗出生率、普通出生率,只能粗略地反映人口生育水平。出生率的高低不仅与育龄妇女生育率有关,还受人口中育龄妇女所占比例的影响。育龄妇女指15岁到未满50岁的妇女。 生育率亦称育龄妇女生育率、普通生育率,说明平均每千育龄妇女中的生育数。生育率与出生率的关系是:出生率=生育率×总人口中育龄妇女所占比例 生育率水平受育龄妇女的已婚率及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的影响。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不同,为了确切地说明一个地区人口的生育水平,最好计算已婚育龄妇女及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 已婚育龄妇女 育龄妇女生育率为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与相应年龄组育龄妇女在育龄妇女中所占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总和生育率 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可以比较确切地反映一个地区妇女的生育水平,但不够概括。为概括地说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可用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简写TFR)是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之和。如果育龄妇女是一岁一组,则 总和生育率=各年龄妇女生育率之和 如果育龄妇女是五岁一组,则 总和生育率=5×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之和 总和生育率说明,如果育龄妇女按照某年的年龄组生育率生育的话,预计每一妇女的平均生育数。总和生育率与现有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数不同,后者是若干年来生育的累计数,并不象总和生育率那样说明当前的生育水平。 累积生育率 指某一群妇女从可能生育时(一般为15岁) 起到某一年龄时的总和生育率。X岁的累计生育率说明,如果育龄妇女按照某年的年龄组生育率生育的话,预计到X岁时平均每一妇女的生育数。 再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与活产中女婴所占百分比的乘积,称粗再生育率。粗再生育率是下一代女孩数与上一代妇女数的比值,可粗略地反映两代人口的更替水平。如果用出生的女婴乘以女性寿命表中各年龄组的尚存率,求得出生女婴中活到不同育龄期的尚存妇女数,相加即得净再生育率。净再生育率是上下两代妇女数的比值。净再生育率大于一,说明下一代妇女数多于上一代妇女数,人口将增殖;净再生育率小于一,说明下一代妇女数少于上一代妇女数,人口将减少。 总和生育率、累积生育率、粗再生育率及净再生育率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述。 〔例〕 上海市市区1980年各年龄组育龄妇女生育率如表1第(2)栏,按同年女性寿命表计算的每千出生女婴活到不同年龄组的尚存率如第(4)栏,活产中女婴占48.8%,则 总和生育率=5(7.0+90.2+46.5+2.3)=730‰=0.73 30岁时的累积生育率=5 (7.0+90.2)=486‰=0.49
队列生育率 生育率不仅可以按现有育龄妇女计算,说明当前的生育水平,还可以按某一组妇女,如出生队列或结婚队列计算,以便分析生育水平的历史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出生队列指同一年或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群妇女,结婚队列指某年或某一时期结婚的一组妇女。队列生育率指某一群妇女中平均每千妇女的生育数。队列生育率可分为累积生育率及终身生育率。累积生育率指某一队列妇女到某一年龄时的平均每人累积生育数,终身生育率指某一队列妇女在生育期结束时(一般为五十岁)的平均每人累积生育数。 生育率还可按已婚年数分别计算各婚龄组妇女的生育率或累积生育率,如 其他说明妇女生育水平的统计指标还有平均生育数及平均现有子女数等。七十年代以来国内还广泛应用生育产次的分析(即活产中第一孩、第二孩及第三孩以上所占百分比的分析)来说明人口生育水平及计划生育工作情况。 生育间隔包括从结婚到第一产的间隔年数和任何两次连续活产间的间隔年数。人的生育期一般是三十五年,延长生育间隔意味着减少生育数。因此,从计划生育角度而言,分析平均生育间隔年数具有重要意义。 为分析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可以按社会经济因素将妇女分组计算生育率并进行比较,也可以用队列生育率来分析不同队列妇女的生育史。 中国人口出生率,解放前高达30~40‰,建国后除六十年代初期一度下降外,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仍很高。七十年代起才迅速下降。生育率及总和生育率缺少全国统计资料,据部分地区资料看,变动趋势与出生率一致。 198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及总和生育率,不同地区及主要国家的出生率及总和生育率见表2。
(有关计划生育统计指标参见“妇幼卫生统计”条) ☚ 婚姻统计 生长发育统计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