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保护shengwu ziyuan baohu
生物资源包括人工培育的农作物、畜禽、各种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各种生物群落。它因具有更新再生能力,可被人类反复利用,属于可更新资源。人类生活和物质生产活动无不仰赖生物资源,也正是后者的可更新属性支持并养护着迅速膨胀的人口。但是生物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的无限资源,其负载能力虽然有不同的估计,却公认在许多地区已严重超载。长期滥伐、滥垦、滥捕和污染结果,森林和草场资源大量消失或退化,热带森林每年破坏率达2%,二十世纪以来3800多种哺乳动物中绝灭了110种(亚种),濒危的有380种,9000种鸟类中绝灭了139种和39个亚种,濒危的有255种。悲观的估计认为不久将来会有25万种植物和100万种动物在地球上消失。
生物资源保护的目标,既要充分利用生物资源以取得人类必需的各种物质,又要不超过它们的负载能力,使它们正常更新,繁衍生存。事实证明,及早采取必要的有力措施,象大熊猫、银杉等濒危珍稀生物均可较好地保护。曾广布蒙古到东欧一带高鼻羚羊,到1920年时已面临绝灭危险,经保护后又恢复到200万头,每年还可猎取30万头供肉食用。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可以建立森林、草场和渔场的科学管理技术与条例,以期获得最大持续产量,即使产量达到最高水平又能持久利用连续生产。由于物种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保护物种和保护生物群落通常必须同时进行,而且需要较充分的空间范围。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便是其中一种基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