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物学死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

又叫全体死亡,系指细胞性或分子性死亡而言。为不可逆性状态,全身各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并相继出现尸冷、尸僵、尸斑等现象。临床在抢救某些垂危病人时,一旦发现达到生物学死亡,则无继续抢救意义。

生物学死亡

整个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停止而陷于不能恢复状态。首先是大脑皮层,接着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以后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机能相继发生解体。其外表征象是躯体逐渐变冷,发生尸僵,形成尸斑。

生物学死亡

生物学死亡

生物学死亡又称完全死亡或细胞死亡。此时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但完全消失,且其细胞的代谢过程也相继停止。
细胞发生死亡时,往往最先出现线粒体的肿胀、破碎和失去结构,糖原颗粒消失; 继之细胞核浓缩、破裂和溶解; 最后,溶酶体破裂释出大量酸性磷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以及各种水解酶。细胞内酸度增高使这些水解酶被激活,进而破坏细胞的各种结构,并导致细胞的自溶、坏死。
各组织细胞由于代谢水平以及对缺氧和各种有害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死亡的先后也不同。大脑实质细胞死亡最早,其次为心脏、肺脏和肾脏,而肢体软组织发生死亡最晚。在一个器官中,实质细胞的死亡远较间质细胞为早。另外,细胞死亡的时间,受温度的影响极大,例如在低温的条件下,由于组织细胞的代谢降低,可明显延迟细胞发生死亡的时间。最近利用低温的作用原理,研究器官移植、防止脑死亡以及延长寿命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随着生物学死亡的发展,尸体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和尸僵,最后腐败、分解。

☚ 临床死亡   复苏 ☛
生物学死亡

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

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最初4~6min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最初8min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从统计资料来看,目击者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

☚ 病理性死亡   脑死亡 ☛
00000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