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仿王蒙幽林清逸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仿王蒙幽林清逸图 【作品赏析】: 此图右下有小字两行:“王蒙幽林清逸,臣董邦达恭摹。”左上有清乾隆皇帝题诗一首,画幅上下共钤“石渠宝笈”和乾隆、嘉庆“御览之宝”等印十七方,可知是董邦达临摹元代王蒙的作品。 按,清宫当时确实收藏有王蒙画于元至正十年(1350)的《幽林清逸图》,可能董邦达当时便据内府所庋藏进行摹绘。 王蒙是著名的“元季四家”之一,在山水画中有很高的成就,他的风格茂密苍郁,笔法是淡墨勾骨、焦墨皴擦,再加破点,山石多用披麻皴,或兼用解索皴等。 在元代画家中,他是以密取胜的。 董邦达所临仿的此画,便具有上述特点。 画幅中部绘杂树数株,伟岸苍劲,枝叶形貌不一而条理分明。叶的画法多变,或双勾画夹叶,或中锋画介字点,或浓墨工谨圈勾,或淡墨随意点刷,疏密聚散,秩序井然,树木造型不同,神态形貌也各自有别,可见作者娴熟的技巧和精到的眼力。上方层峦叠嶂,流泉贯破青山,山虽陡峭而不露圭角,这是王蒙用披麻带解索皴再加 下方环抱一湖碧水,涟漪波光中有渔舟一叶。坡岸石脚的画法是从卷云皴中变化而来,与上方山峰的画法泾渭分明,可见作者并不泛泛地以程式去套景物。丛林中露出石墙瓦屋一角院落,厅堂内两人盘坐对谈。左方茅檐下悬肉摆食具,看来是庖厨、童子正在其中忙碌。 这些著墨不多的点景人物,点出了此画“幽林清逸”的立意。画文人雅士隐居山野、啸傲林泉、“卧青山,望白云”的意趣,是元代山水画的时尚,也为清代画家每每趋法。这种情怀虽不一定为今日的观者完全理解,但此画所表现的一种深秀郁然之幽致,以及笔墨上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的功夫,我们今天看来仍是赞赏的。 。 【作者介绍】: 作者董邦达(1699-1769,一说1699-1774),字孚存,一字非闻,号东山。 浙江富阳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善书能画,山水画喜用枯笔,人谓其笔法介于清代“虞山”、“娄东”派之间,但更多是把他列诸“娄东”派中,实际上,他的笔墨虽然工力深厚,但创造性并不强,这也是一时代之风气使然。 。
清 董邦达 轴 纸本 藏故宫博物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