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料流通
亦称“消费品流通”。生活资料商品由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经济活动过程。其特点是: (1) 流通的服务对象是直接消费者。购买者数目众多,购买规模一般较小; 每次交易量不大,交易频繁。(2) 需求差别性大,层次多。(3) 专业性、技术性一般不强。(4) 相当一部分消费品的需求弹性大,价格对需求变化的影响很明显。生活资料流通按其生产部门特点可分为农产品流通和日用工业品流通; 按商品大类可分为粮食、副食品、土特产品、百货、纺织品、文化用品、家用电器、日用杂品等商品的流通; 按消费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可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流通。人们一般是首先满足生存需要以后,再进一步提出享受和发展的需要。生产力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低,生存资料所占比重越大,质量也较差; 生产力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高,生存资料所占比重会相对缩小,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比重则相对增加,质量也将提高。可见,生活资料流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由生产决定的分配、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