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协调型经济模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国建立的根本作用,是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看,已经经历和存在着以下三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❶原始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与古代生产力低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生态与经济结合所形成的生态经济结构简单,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不大,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没有显现。但这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的产品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向更高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
❷掠夺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与工业社会生产力高水平和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低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急剧进步,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但是由于没有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思想意识作指导,就使人们发展经济对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掠夺。这是一种生态与经济不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也必然要向新的更高、更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❸协调型经济发展模式。这是与当前生态社会生产力高水平和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高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生态时代,生态与经济从过去的不协调走向两者协调。其特征是科学技术更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更高,同时也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作指导。这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生态与经济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必将引导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高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