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亦称为旅游容量或者旅游承载力。某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特定的时间内,在保证旅游地环境状态和组合不会对当代人以及后代人产生损害的前提下,该地所承受的旅游人数。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包含以下内容:
❶旅游环境容量不是一个值而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是在最适宜的环境容量和最大的环境容量之间,在这个范围内一般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❷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影响因素较多。
❸生态环境容量可以被看作由时间、空间、旅游活动类型和强度之间的函数。
生态环境容量的特征是:
❶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变动性。生态旅游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结构和组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变动性,因此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旅游的发展也具有双重作用,在一定时期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是在某一固定值的附近,但是又会出现短期的波动。
❷客观性和可测量性。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承受的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可以用其方向、强度和规模来反映,生态旅游容量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其进行量化。
❸变通性和可控性。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包括质和量两方面,可以通过掌握生态旅游环境系统运动的规律,根据一定目标,对质和量两方面进行适度的变动。这种变动可以按照人类预定的目标进行。
❹综合性和反馈性。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而旅游活动和环境容量之间又存在着反馈作用,可以通过环境容量对旅游活动进行管理和监控。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分为:
❶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容量。在一定时期内,生态旅游区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不会因开展旅游活动而遭到永久性破坏的前提下,该地所承受的最大游客量。
❷生态旅游区社会环境容量。生态旅游区人口、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开放程度以及国家政策等所决定的当地可以承受的游客数量。
❸生态旅游区经济环境容量。一定旅游区内其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劳动力资源等决定的游客量。
❹生态旅游区游客感知容量。当地居民不会因旅游带来的交通拥挤、物价上涨、生活环境恶化等问题而对旅游者产生厌烦,这种情况下旅游地所容纳的游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