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玻璃
按生态建筑需求而开发、生产和使用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生态建筑玻璃的品种有自洁净玻璃、低辐射/自洁净复合型节能建筑玻璃、电致变色玻璃、表面光致变色玻璃等。
❶自洁净玻璃。自洁净玻璃是通过表面镀制TiO2基的光催化复合薄膜来实现的。在阳光的作用下,光催化剂以其特有的强氧化能力,可将其表面的几乎所有有机物完全氧化为H2O及相应的无害无机物,而且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同时由于其表面特有的纳米结构、复合添加剂的吸水性和TiO2本身的光致两亲性 (亲水和亲油) 的共同作用下使玻璃表面具有超亲水性,使玻璃表面变得易清洗、防雾和不易被再污染而保持洁净透明,同时具有消毒、杀菌、消除异味、清新空气等功能。
❷低辐射/自洁净复合型节能建筑玻璃。低辐射玻璃既能反射0.720微米的红外线,又能有效地透射可见光。在夏季,它反射日光中的红外线,可以节省空调费用; 在寒冷的冬季,他能使室内的热量重新反射回室内,减少热量流失。自洁净玻璃是利用光催化剂的光解能力和蓄水剂的吸水能力降解玻璃上黏附的有机污物,同时保持超亲水状态。把低辐射与自洁净双重功能复合,就是低辐射/自洁净玻璃。
❸电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是当在玻璃的两个表面之间施加正、反向电场时分别呈现不同透光性或者是在施加电场和不施加电场时呈现不同透光性的一种调光玻璃材料,由玻璃、电致变色介质、电解质及透明电极等部分组成。这种玻璃用于建筑可使室内的采光达到自由控制。
❹表面光致变色玻璃。是根据太阳光的强度自动调节透光率的一种调光玻璃。这种玻璃由于成本太高,无法直接用于建筑玻璃。
实现建筑玻璃的生态化的措施:
❶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建筑玻璃中产量大且总耗能高的是平板玻璃。降低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提高玻璃窑炉的熔化规模,规模的扩大不仅在节能方面有直接的效益,对于污染物的单位产品排放量也有很大改善。
❷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建筑玻璃生产的有害物质排放主要来自熔化过程,所排放的污染物有氧化氮、硫氧化物、含多种有害成分的烟尘、粉尘等,从广义讲还应包括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尤其是氧化氮 (NOx) 的排放,是玻璃业界始终努力的方向,通过工艺方法的改进已经取得一些有效的进展。
❸废玻璃的资源化。废玻璃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生产过程中经质检淘汰的废品和裁切边,另一是建筑玻璃在建筑上使用后形成的建筑垃圾。生产中产生的废玻璃大多作为熟料回炉再利用。废玻璃回收再生最直接的办法是可将废玻璃作为集料制造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可以将废玻璃粉碎成粉状再与粗集料和水泥制成砌块、机砖或水磨石,玻璃粉还可用来烧制保温隔声的泡沫玻璃,还可以用废玻璃制造玻璃棉。
❹满足生态建筑的需求。生态建筑对建筑玻璃的要求: 节能、安全、防止化学和物理污染。生态建筑对建筑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提出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再生整个生命周期的整体绿色概念外,建筑材料水平是其绿色化程度的重要度量。建筑材料从资源开采、制造加工、运输使用到回收再生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生态建筑要求生态建材的节能无害和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