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生态哲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生态哲学》

 德国美因茨大学化工和哲学教授汉斯·萨克塞(HansSachsse)著,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科学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生态哲学》是探讨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关联的,因此本书的副标题为“自然—技术—社会”。全书除前言外共三章。
 在前言“什么是生态学”中,作者首先广泛地分析了生态学这一概念,认为生态学是探讨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关联的学说,而生态哲学研究的正是这一关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其中,这一关联的支柱就是技术。
 在第一章“自然是何物”中,萨克塞主要论述了自然概念的由来和认识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意义的变化。他认为,自然不能作为永恒不变的事物去理解,而应在与人的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中去理解。迄今为止,人类关于自然概念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原始人类的采集、狩猎时期,人类完成了从动物到人的过渡。由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非常弱小,这一时期的自然,在原始人面前是庞大、狂暴、神秘、危险的,是人类可怕的敌人。第二阶段,大约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农业,学会了如何模仿和引导自然,在同自然的交往中得到了和平,自然就从人的敌人变成了人的榜样,随之也具有了浪漫、美好的感情色彩。第三阶段,自笛卡儿起,自然概念又获得了新的意义。笛卡儿把整个自然看做是一台机器,要求人们用数学公式和机械术语对自然加以精确研究,以便随意控制自然,使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自然就不再是榜样,而成了研究的对象。工业时代的变革就是从笛卡儿开始的。第四阶段,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通过R.卡逊《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等著作的影响,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与自然过程深刻的生态联系。人类不能随意将自然作为对象来征服和统治,而应与自然建立新的关系,于是自然就成了人类的伙伴。
 在第二章“技术具有什么作用”中,萨克塞把技术理解为自然进化的继续,称之为人的自然器官的外移和延伸,其作用是提高我们自然器官的功能和减轻负担,以便增强感觉和行为的范围。但是技术的加速进步造成的后果,又使人类在责任方面面临新的艰巨的问题。人们于是提出了对西方技术的政治批评、结果批评和浪漫主义批评的几种观点。当然,对西方现代技术发展的批评并不是要求人类疏远技术、放弃技术、停止研究技术,而是要求人们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技术发展与生态网络的联系和它对自然可能造成的长远后果,要使技术和生态学相结合,改变技术进步的方式。作者强调指出,技术使人类成为统一的整体,但人类并未从精神上认识它。生态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把人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通俗道理告诉人们。
 在第三章“社会要求什么”中,萨克塞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强烈地相互依赖。物质和精神的进步要求社会重新定向,需要对生存基础和人类基础进行深刻的反思。西方文明的分析性思维迷醉于技术增长而忽略了自然的生态联系和人的发展,但它给科学技术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东方的整体性思维虽然缺乏发展科学技术和改造自然的动力,但促使人们对事物更加深入广泛的理解。因此,只要人类对生态关系之网的整体抱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技术的发展,善于从失败和危难中学习,就能布置和安排好自然这个我们居住的家园。

生态哲学/生态哲学的主体和客体/生态哲学的主要问题/生态哲学的理论渊源/生态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天然自然界与人工自然界/生态意识的结构/生态意识的特性/生态观/生态学方法/生态自然观/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人和自然的矛盾/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西方生态哲学

☚ 生态文明   生态哲学 ☛

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普遍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进行的社会哲学研究的综合。生态哲学以 “新唯灵论” 为理论根据,宣扬人和宇宙的精神统一性,确认自然界的和谐性和完整性。人的道德问题在生态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哲学” 也对生态哲学有很大的影响。生态哲学的拥护者反对不加节制的工业发展,技术统治的理性主义、大都市主义,并形成一个政治团体 “绿党”。从一种狭隘的唯心主义哲学演变成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是生态学世界观,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哲学基本问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哲学基础。
生态哲学是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破坏等引发而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并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问题。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的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以及能源减少、资源匮乏等危机而提出来的对策,已涉及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危机的出现,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哲学上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运用哲学思维必然引起人们思考生态问题方式的转变。
运用生态哲学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利于科学建设模式的选择。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及其规律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需要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求得发展。环境问题作为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难题,需要认真反思,正确对待,用辩证的、科学的方法去战而胜之。生态哲学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分析问题,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为基本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运用生态哲学指导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有利于形成新的建设模式。人们的思想一直活动在人类中心论的框架内,活动在主客两极化的框架内。人类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把世界看成对象,把自然中的天地万物看成技术生产的原材料,人任意地向大自然索取。生态建设目标的实现旨在追求生态的持续性,而生态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这决定生态建设主体思维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之内,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规律。

☚ 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的主体和客体 ☛
000025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