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
对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它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生产资料商品经销一定要领取营业执照,只能在交易场所内进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较大,而且由于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要求有复杂的工艺设备、宽敞的厂房用地、较大的固定资产,因而这类企业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有大幅度的增加。现阶段,我国的生产资料市场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从事生产资料经营的商家数量剧增。市场管理部门一定要抓好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非法经营的要坚决取缔,扰乱市场秩序的要坚决打击,以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2) 确定生产资料商品的批发经营权。生产资料商品是社会生产的要素,具有需求大、批量大,可替代性小的特点,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若不确定生产资料商品的批发经营权,就可能出现社会一起上的局面,分散物力,使再生产过程难以顺利实现。
(3) 建立以工商行政机关为主体的,由物资、物价、银行、税务等管理部门组成的联合管理市场的机构,对生产资料市场进行综合管理。生产资料市场同其它市场一样,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市场诸因素合力才能实现。影响市场机制的因素很多,涉及到人 (经营者、生产者、消费者)、财 (货币、资金、货款)、物 (生产资料商品、工业产权) 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都要依赖以经济杠杆为手段的管理,以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为手段的管理,以及以工商行政为手段的市场法规和制度的管理。为此,加强生产资料市场管理,就需要对影响市场的诸因素和经营活动的各方面、各种经济关系实施综合性管理,从行政的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干预、监督。可建立一个以工商行政管理为主体,由物资、物价、税务、银行等部门参加的市场综合管理机构。
(4) 执行生产资料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如: 在进入市场的工业品生产资料范围方面,进入市场的工业品生产资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没有合格的产品和具有使用价值的次品,必须如实向用户说明质量情况,并按质论价。金银等国家禁止自由购销的工业品生产资料不得进入市场等。经营单位对进入市场的工业品生产资料,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法规。禁止非法经营,欺行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