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雨随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雨随车 甘雨随车《太平御览》卷十引吴谢承《后汉书》:“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员政绩卓著。刘辰翁《太常引·寿李同知》:“行县胜监州,觉甘雨随车应求。” ☚ 甘棠遗爱 肝肠铁石 ☛ 甘雨随车 甘雨随车ɡānyǔsuíchē━┃━━ 称颂地方官的德政。语见《艺文类聚》引谢承《后汉书》:百里嵩为徐州刺史。州境遭旱,嵩行部,传车所经,甘雨辄注。东海、合乡、祝其两县,僻在山间,嵩未往,三县独不雨。父老请之,嵩入界即雨。后遂用以称颂官之德政。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宋·柳永《永遇乐》词:“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 功标青史 阳春有脚 ☛ 甘雨随车比喻惠政广施。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 甘雨随车【出处】 《太平御览》卷十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甘雨随车及时雨随车而至。《太平御览》 卷十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百里蒿字景山,为徐州史,境旱,蒿出巡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后用以称颂官吏的德政。唐骆宾王《骆临海集》七《上兖州启》:“甘雨随车,去低轻重之盖; 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甘雨随车gān yǔ suí chē《太平御览》卷一○引谢承《后汉书》:“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谓甘雨随百里嵩车而至,以解一境之旱。后用“甘雨随车”比喻地方官施行德政。唐·骆宾王《上兖州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也作“甘雨车行”。宋·柳永《永遇乐》:“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德政 德政惠政 阳春 恩风 恩政 棠阴 膏沐 铛脚政 ☚ 政治黑暗 权力 ☛ 甘雨随车gān yǔ suí chē甘雨随着公车而到。旧时称颂地方长官德政的用语。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甘雨随车,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甘雨随车gānyǔ-suíchē《太平御览》卷一〇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载:百里嵩为徐州刺史,遭逢大旱灾,百里嵩到灾区巡视,感动上天,他的车行到哪儿,哪儿就天降甘雨。后以“甘雨随车”或“随车甘雨”为典,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造福于民。 甘雨随车ɡān yǔ suí chē甘雨跟随车子降临。据《太平御览》卷一○引谢承《后汉书》载,百里嵩任徐州刺史时适逢旱灾,而他去巡视灾情时,车子经过的地方就会下场大雨。后因以称颂地方官吏的德政,能造福于民。 甘雨随车gānyǔ-suíchē〔主谓〕 《太平御览》引谢承《后汉书》:“百里嵩字景山,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处,遽甘雨辄澍。东海、祝其、合乡等三县父老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以解一境之旱。”后用“甘雨随车”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云低轻重之盖,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甘雨随车gān yǔ suí chē《后汉书》载:百里嵩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遽,甘雨辄澍。甘雨:适时而有益于农的雨。随车:跟随百里嵩之车而至。后用以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如甘雨益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