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蜡龟甲sweetpotato tortoise beet-le甘薯食叶害虫。学名Laccoptera quadri-maculata (Thunberg)。鞘翅目,铁甲科。为害甘薯等旋花科植物。中国已有两个亚种,即甘薯蜡龟甲指名亚种和甘薯蜡龟甲尼泊尔亚种。 甘薯蜡龟甲指名亚种 学名L. quadrimaculataquadrimaculata (Thunberg)。又名甘薯褐龟甲,甘薯大龟甲。分布于越南及中国的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成虫全体茶褐色,雌长约9.5毫米,肩宽约8.1毫米; 雄长约9毫米,宽约7.3毫米。前胸背板上有许多弯曲的纵隆脊。鞘翅边缘近肩角有一黑斑并伸向盘区中部靠近敞边处,后侧角和缝角也有黑斑一块,肩瘤上通常无黑斑。鞘翅上还有很多小刻点,雌比雄粗; 驼顶突起甚高,通常无黑斑,周围有明显的隆起脉纹,雌虫也比雄虫粗糙。前胸背板及鞘翅边缘有网纹。触角黄褐色,雌虫第九至十一节为黑色;雄虫第七至十一节为黑色。卵褐色,椭圆形,两端细小,长约1.5毫米,宽0.5~0.7毫米,覆于黄褐色胶膜之中,单生,也有两粒并列一起。幼虫共5龄,老熟时长7.5~8毫米,黑褐色;在胸、腹部两侧各有黄褐色枝刺8对。前胸背板前方有一对凹陷不规则的半圆形眼斑,尾部上举,尾叉翻卷于背上,尾叉上连有4个蜕皮壳和略呈等腰三角形的大粪疤。蛹淡黄褐色,前胸背板扁平,周缘生有硬刺; 腹节两侧扩展成板状刺,4个蜕皮壳翻卷于蛹体背面。成虫和幼虫均能食害甘薯叶片成孔洞,边食边排粪便。幼虫移动性小。虫口多时满田薯叶穿孔累累,影响生长,高温干旱季节为害猖獗,是常见的甘薯害虫。广东每年3月中旬,福建5月上中旬田间成虫陆续出现,9月上中旬成虫盛发,全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杂草、土缝或越冬薯的茎蔓隐蔽处越冬。防治甘薯台龟甲可兼治此虫。 甘薯蜡龟甲尼泊尔亚种 学名L. quadrimaculatanepalensis (Boheman)。分布于尼泊尔、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锡金、马来半岛、印度大陆及安达曼群岛,中国目前仅知分布于云南。此亚种成虫与甘薯蜡龟甲指名亚种不同处在于驼顶黑斑覆盖于顶的全部,肩瘤常有黑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