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土壤分布及特点
全省土壤的分布大致可分为:陇南黄棕壤、棕壤、褐土地区;陇东黄绵土、黑垆土地区;陇中麻土、黄白绵土地区;甘南草甸土、草甸草原土地区;河西漠土、灌漠土地区和祁连山栗钙土、黑钙土等6个地区及19个土壤区。其分布特点:(1)水平分布的纬度地带性明显,经度地带性不甚明显。由南往北,全省地带性土壤可概括为森林土壤、草原土壤和荒漠土壤3个系列,并以北亚热带森林土壤(分布于文县、武都、康县南部河谷地带,所占面积不大,土壤类型是黄棕壤土和褐土)、温带森林土壤、森林草原土壤(这两类土壤分布在渭河以南到黄棕壤土带,主要土类是棕壤和褐土)、温带草原土壤(分布在渭河以北到河西荒漠带以南,主要包括陇东和陇中黄土高原,主要土类是黑垆土、栗钙土、灰钙土)、荒漠草原土壤和漠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主要土类是灌漠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等)为主体。(2)垂直分布规律显著。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山体的小与高低、山地的坡向和坡度不同,影响着土壤垂直地带的分布。如陇南山地白龙江畔海拔1 000~1 200米的土类为水稻土、潮土, 1 200~2 500米的土类为碱性褐土, 2 500~3 000米的土类为淋溶褐土, 3 000~3 600米的土类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垂直带谱在各地呈现分异,带谱的繁简随山体的比高和坡向的不同而变化, 山体比高大,带谱繁多;阴坡湿润,带谱完整,阳坡水分条件差,植被单一,带谱趋向简单。(3)地域分布规律受各地方性的母质、地形、水文、成土年龄等条件的影响,在地带性土壤内部出现非地带性土壤类型,并表现为中域或微域分布。中域分布有枝形、扇形和盆形3种。枝形土壤分布主要在陇东和陇中黄土丘陵区及陇南山地浅山河谷地带,随沟谷、水系呈树枝形伸展,一般塬面为黑垆土,边坡为黄绵土,沟底及河流两岸为潮土。扇形土壤多分布于祁连山和北山山前冲积扇,由山麓向走廊中心呈扇形延伸,在扇形上部为灰漠土或棕漠土,扇沿出现草甸土(灌溉熟化后为灌漠土)、盐土或沼泽草甸盐土。盆形土壤多见于甘南高原和河西走廊。(4)耕种土壤受人为作用的强度不同, 在各地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