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石星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国人甘德著《天文星占》8卷,魏国人石申著《天文》8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5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5个行星出没的规律。据我国科学家席宗泽研究证明:甘德已发现木星的三号卫星,比意大利伽利略和德国麦依耳的同一发现早近2000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中记录的恒星名字有800多个,较精密地记载了黄道附近120颗恒星的方位和这些恒星距北极的度数,以现在的观察结果来看,是比较准确的。它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伊巴谷的星表早约200年。 《甘石星经》 简称《星经》。中国古代天文学著作。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甘石星经》。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今佚。现存的为后世所伪托。 甘石星经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岁星正月晨出东方,《石氏》曰名监德,在斗、牵牛。失次,杓,早水,晚旱。《甘氏》在建星、婺女。…… 在卯曰单阏。二月出,《石氏》曰名降入,在婺女、虚、危。《甘氏》在虚、危。失次,杓,有水灾。…… 在辰曰执徐。三月出,《石氏》曰名青章,在营室、东壁。失次,杓,早旱,晚水。《甘氏》同。…… 在巳曰大荒落。四月出,《石氏》曰名路踵,在奎、娄。《甘氏》同。…… 在午曰敦牂。五月出,《石氏》曰名启明,在胃、昴、毕。失次,杓,早旱,晚水。《甘氏》同。…… 在未曰协洽。六月出,《石氏》曰名长烈,在觜觹、参。《甘氏》在参、罚。…… 在申曰涒滩。七月出,《石氏》曰名天晋,在东井、舆鬼。《甘氏》在弧。…… 在酉曰作詻。八月出,《石氏》曰名长壬,在柳、七星、张。失次,杓,有女丧、民疾。《甘氏》在注、张。……… 在戌曰掩茂。九月出,《石氏》曰名天睢,在翼、轸。失次,杓,水。《甘氏》在七星、翼。…… 在亥曰大渊献。十月出,《石氏》曰名天皇,在角、亢始。《甘氏》在轸、角、亢。…… 在子曰困敦。十一月出,《石氏》曰名天宗,在氐、房始。《甘氏》同。…… 在丑曰赤奋若。十二月出,《石氏》曰名天昊,在尾、箕。《甘氏》在心、尾。…… 《甘氏》、《太初历》所以不同者,以星赢缩在前,各录后所见也。其四星亦略如此。 古历五星之推,亡逆行者,至《甘氏》、《石氏经》,以荧惑、太白为有逆行。…… 《汉书·天文志》 【评】这是汉书中有关太岁星之记载,其中每条均与甘氏、石氏(星经)作了比较。据考正《甘石星经》是我国星表的起源,它虽早已佚失,但其学说曾被史书所引用。 《石氏星经》曰:黄道规,牵牛初,直斗二十度,去极二十五度,于赤道斗二十一度也。 《续汉书·律历志》 【评】这是《续汉书·律历志》中贾逵论历时所引的石氏星经数据。日本学者薮内清在对《石氏星经》进行研究的时候,也根据此数据,进行了相当繁杂的计算,并依据计算和纪事进行比较,推断出《石氏星经》是公元前一世纪前半期的观测记录。 石氏曰:心三星,五度。(古十十度) 《开元占经》 【评】在《开元占经》中,记载了一份古代观测恒星位置的星表,其前均冠以“石氏曰……”字样,现都认为这是石氏星表。此外,在《开元占经》中,二十八宿距度数字下,附有“古度”的数字,说明古度这套数据在更古代有过广泛的使用。 甘石星经 154 甘石星经见35042石申。 ☚ 石氏星经 天官书 ☛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书名。又名《星经》。我国古代天文学著作。相传战国时齐人甘德(一说楚国人)著有《天文星占》8卷,魏人石申著有《天文》8卷,宋代人把这两部著作合在一起,称《甘石星经》,已非原著。他们已发现火星、金星在天空中的逆行现象,测定了金星、木星的会合周期,定火星的恒星周期为19年(应为18.8年),木星为12年(应为11.86年)。 ☚ 甘德 东汉牛耕画像石 ☛ 甘石星经又称“星经”。科技类著作。战国齐甘德《天文占星》八卷和魏石申《天文》八卷两书的合称。是中国最早的星表。北宋邵雍《皇极经世》卷12:“五星之说,自甘公、石公始。”明顾炎武《日知录》卷32:“今天官家所传星名,皆起于甘、石。”汉代仍有传本,以后佚失。《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汉书·郎𫖮传》引、《周礼·春官·保掌氏》郑玄注等引用了该书有关五星运动、交食和恒星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载有121颗恒星的赤道坐标和若干汉代观测数据,实系一份全天星表。该表所载恒星位置,据《汉书·天文志》记载,岁星晨出东方,石氏载在斗牵牛,甘氏载在建星婺女,《太初历》载在营室东壁;由这些事实,可以推定是在战国中期,即公元前360至350年间测定的,比欧洲最早的星表早七、八十年,比《多禄某星表》早二百多年。三国时,吴太史令陈卓综合了石申、甘德和巫咸三家观测到的恒星,整理成283星官、1464星的星座体系,并以朱、黑、白三种不同的颜色标在星图上,成为古代全天星官名数的定型之数,但已非《甘石星经》的原貌。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所载《星经》,都是从《晋书·天文志》和《隋书·天文志》录得的,其二十八宿距星的位置测定,最迟应该是在公元前2世纪;而它的去极度数的测定,则是在汉代进行的;因为汉以前还没有去极度的概念,这些都是唐人的伪托。《史记索隐》所引《星经》的话,也和《开元占经》相类,故司马贞所见到的也是膺品。《图书集成》所录《星经》采自汉魏丛书,各书所载去极度与《宋史·天文志》略同,无疑又是唐以后的伪撰。 甘石星经见“甘德”、“石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