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腰鼓
宋代壮族使用瓷腰鼓习俗相当盛行。瓷腰鼓在宋代瓷窑中只有广西广东有出土。腰鼓一端呈喇叭,一端呈葫芦状,一端呈细长形。当拍击葫芦形鼓端时,声音在葫芦鼓腔内共鸣,然后通过细鼓腔挤压,爆发出来的鼓声特别响亮,传播很远。古人赞叹:“合乐之际,声音特响,一二面鼓,已若十面矣! ”鼓身满施青黄釉,釉上彩绘三组图案:两端鼓部各绘有褐红螭纹。双螭盘缠成团菊状,各露首尾,鼓腔部分绘有蜻蜓,飞翔追逐,整个图案神龙活现,生动有趣。壮族陶工设计的瓷腰鼓,具有传统铜鼓造形的美,鼓身造型、纹饰都富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现在壮族地区许多娱乐活动和民间宗教舞仪中,仍有使用瓷腰鼓器乐的习俗。瓷腰鼓是壮族地区最有实用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陶瓷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