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赫坦戈夫苏联戏剧活动家。1883年生,1922年去世。曾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自然和法律系,积极参加业余戏剧活动。1909年入阿达舍夫戏剧学校,曾以助理导演身份随苏列尔日茨基赴巴黎演出《青鸟》。1911年成为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员,他扮演的第1个角色是《活尸》中的茨冈人;他导演的第1出戏是霍普特曼的《和平的节日》。他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早的学生之一,深受老师的器重。1911年起,他开始宣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1912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一讲习所担任演员和导演。在《炉边蟋蟀》(1914)、《洪水》(1919)、《第十二夜》(1919)中,他塑造了一些具有心理深度、性格鲜明准确的艺术形象。1920~1922年间他导演了斯特林堡的《艾利克十四》、梅特林克的《圣安东尼显灵记》、契诃夫的 《婚礼》、哥茨的《杜兰朵公主》和《加基布克》,反映了他在导演上已独树一帜,自成一派。1921年他提出采用荒诞离奇的方法表演,呼吁“把剧场性请进剧场来”。他博采当时苏联导演众家之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戏剧流派,这个流派综合了体验派和表现派的精华,丰富了现代戏剧导演艺术。 |